励志书也不全是鸡汤
励志书其实一直是畅销书,只不过它换了一层又一层模样。以前我们读的是名人名言、名人成长故事,包括后来的类似汪国真诗集,都可归为励志一类。现在的励志书大多来自普通人,许多人通过自己亲身打拼的奋斗经历给予我们极为明白的道理,只要爱拼就会赢。归根究底,还是这个时代发生了震荡,它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
励志书颇有些喊口号的意思,因为当你把这类书看多了后也会慢慢冷静下来,说到底那是别人的人生,没有一个成功是可以完全复制的。刚刚读完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从表面上来看,也完全可以归为励志类书籍。但是书读到一半时,我就改变了想法,这位号称潇洒姐的原中央一台播音主持人王潇,在经历过自主创业的历程后所写下的所有文字,并不单纯是鸡汤类的励志,这本书甚至可以当作一本文学书籍来欣赏。
励志书往往并不具备长久收藏的价值,但《按》一书我在阅读中的感受是,越读越喜欢,读到书四分之三时,握着越来越薄的后半部分,我甚至希望这本书永远不要读完,而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决定再重读一遍。在潇洒姐的观念里,不希望自己只单纯地被冠以美女这样的称号,她希望自己可以像男人一样存在。虽然她努力抹平这个鸿沟,但这本书毕竟不能摆脱女人的影子,这是事实,所以我想,之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赞誉如此之高,可能还是因为它毕竟是一本更适合女性励志的书籍,从她的成长经历也好,从她步入事业后对于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抗议也好,她都代表了女性在成功道路上的艰难,但也喊出了我们内心潜藏的勇气。
我前面说到此书完全具有一些文学价值,这并不是夸张。虽然说作者是按照时下流行的写法,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来解读人生的意义,或者说是成功心得。但是这平实的语言里却时时闪动着思考的光辉。毕竟高学历的女人又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验,许多见解都已非常独到,而非人云亦云。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还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的女人。哪怕辛苦哪怕迷茫,也绝不被诱惑所吸引,也不轻易退缩。
单从文字方面来讲,她的文字体现的是一种干净。许多当下很红的作者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人已如此,总喜欢在文字里加入一些非常恶俗的网络用语。像之前一位很红的张姓男作者一本关于写狗狗的新书,故事情节当然是没的挑,只是文字里时时夹杂脏话。不足十岁的儿子偏巧读了一部分内容总是追着看,但读过后就追问我那些脏话的含义。我无法解释,最后将书藏起来了事。我总认为,写到书上的东西已具备了想要流传与普及的作用,每一位作者还是对文字保持起码的尊重,并珍惜自己的名声为好。在潇洒姐的文字里,你不会有此担心,就如同她处事的原则与思想的高度一样,她不允许自己停在低处。
再说说她的经历吧。最重要的成就是创造了趁早科技。一直看似有目标实则盲目地创业,因为三十岁那天偶然写出一篇文章迅速走红,开始写书,《女人明白要趁早》畅销,接着创立了“趁早科技。”说白了,趁早卖的就是一个计划本,可这个计划本就是同样畅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活着其实是没有计划的,而潇洒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看待人生并努力实现未来愿望的非常实用的方法。
这本书,她讲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表姐的计划本时的震惊,也讲到了自己第一次建立计划时的岁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说,一切看似都是无意的,但实际上冥冥中都有一种力量,将她往这个方向上引。其实我们也知道,世界上许多事看似巧合,其实都是你自己不断追寻的结果。这个法则被称为“吸引力法则。”几年前我读过这样一本书后才明白,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愿望,无论你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其实你一直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也就是说,当你做出一个选择,你就必然放弃了另一个选择,你的选择就是你的结果。看似是世界上你想要的结果都在向你飞来,其实也是你心中的想法吸引了那些事物。潇洒姐用事实证明了这个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