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_生活中的经济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
夸父 生活中的经济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9-08 22:09:55

“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

茅于轼先生曾以一篇“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而横遭一些人的口诛笔伐,被他们指责为富人阶级的喉舌,既得利益的代言人。

如你所知,对基本概念的精准定义是一切讨论的基础。不然,双方都貌似雄辩滔滔,口水飞溅地对同一话题激烈争辩,但其实只是自说自话,言不及义。既无助于辨明真理,也享受不了智力交锋的乐趣。

在《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下)》(收录于《生活中的经济学》)中,茅于轼将他的富人定义为“靠勤劳、创新、敏捷、灵活而致富”的人。这种人其实越多越好——这证明了一个人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勇于创新、慧眼识商机而非旁门左道、投机钻营而成为有钱人。这种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但中国人仇富心理根深蒂固,已经积淀成了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一提起富人,就马上联想到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等词。这种情绪稍加挑动,就成为别有用心的政治家的政治资本。

茅于轼认为,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事实上,我们有过几乎完全消灭贫富差别的历史。几十年前尚在计划经济中的中国,时髦的口号是“兴无灭资”,国家一穷二白,国民一贫如洗(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仗义疏财,去慷慨资助其它的社会主义小弟弟,扯远了)。貌似是公平的天堂,实则是人间的地狱。现在没有人再相信“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鬼话了。让众人都受苦的社会正义是邪恶的。

事实上,只要我们还坚持按劳分配的,贫富差距就不可能消除——勤劳聪明而有胆识的人总会比懒散愚昧且不思进取的人更富足。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不法致富总会越来越少,诚实致富总会越来越多。这才是一般人的出路。何怀宏是一篇访谈中提出:“我主张法治,法治应该优先于民主,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话,肯定也要走向民主之路,通过法治来训练民主的观念、民主的民情。”一群穷人如果三餐不继,他们将更多地考虑如何果腹,而不是天赋人权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用法治保证他们拥有依靠自食其力而出人头地的机会,或许这比其它更为重要。

我一直都坚持认为,富足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展开全文
有用 26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的回应

jasmine 2015-02-27 19:55:43

lz,说的太好了,能抱走您的评论吗

丁又专 2014-03-17 10:13:01

身体力行,也许就能逐渐影响他人。茅老先生80多高龄还一直在第一线,我们唯有不断前行。

旧笔记 2010-11-13 22:46:41

有时候,道理其实并不深奥,但由于立场不同,与懂得道理相比,说服别人是一件更困难的事情

布拉格的春天 2010-03-01 17:24:29

不公平不能去怪公民本身,而要怪制度

hiro 2010-02-27 23:15:46

中国又诸多问题 但是一旦民众们的整体认知能提高一个档次的话 一旦民众们都能趋于理智的话 那么其他问题都好办得多

西山 2009-11-22 12:16:53

赞一个,多劳多得那是常理

holly 2009-09-15 16:02:57

如果没有意识到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那讲再多也是白费劲。可怕的是某种思想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所以洗脑后很难会意识到这个简单现实。

布拉格的春天 2009-09-14 09:15:18

程序公正是最重要的,但连这个都是奢望。

Kya 2009-09-12 12:03:19

中国的不公正现象太多,以致于一般民众在听到你向他们灌输公正意识时会对你嗤之以鼻——由此统治阶层的意志得到了彻底体现。

王小歌 2009-09-12 02:33:48

赞成,应该给与的是每个人均等的机会 而不是等额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