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学习吗?_学习之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学习之道 > 你会学习吗?
稷下小白 学习之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4 16:01:26

你会学习吗?

这个时代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作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学习,生活品质的优化离不开学习,就是教育孩子,不懂点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单凭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也是难以应对的。

大学毕业,踏入社会,我们会发现学校学的知识过时了,用不上,不够用。工作中所用非所学的情况比比皆是。学习很重要,那我们懂学习吗?谁不懂学习呢?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将近二十年,基本是和学习“长”在一起的。难道我们不会学习吗?还真不一定。

学习看似简单,好像就是读读书写写字背背单词做做练习题,有多少人这样一路辛苦走来,可是提起学习还是皱眉头,一是学习没有成就感,没有效果,二是学习很痛苦没有幸福感。

其实大家对学习方法的渴望是很强烈的。犹记得当年那本《等你在北大》的书的火爆。北大固然是卖点,但是向状元取经的心理是在学海中挣扎的学习的呼声啊。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学问。现在的学校真有必要开设一门“学习学”的课。就是走出学校的我们,也得懂得一些学习之道。

最近读美国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版),就是这样一本讲“学习学”的书。今天小白结合日常读书心得,来谈谈学习之道。

1 太勤奋是一种病——专注和发散两种模式要切换

上学时班里总会有这样几类同学:一类是,大考小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从没跌出过前三名,超级强大还超级稳定,学霸型。一类是,平时不怎么学习,经常踢个足球打个篮球什么的,但是成绩总是很好,让那些勤勤恳恳的小伙伴们心理甚是不平衡,聪明型的。还有一类就是早上来的早、放学走得晚,走路还背单词,周末放假还教室上自习的,超级勤奋,但是成绩马马虎虎,老牛型的。这类同学常被狠狠地说成“死学”,老师则委婉建议就是“孩子,学习要注意方法”。

后来知道,最后这类学生吃亏就吃在太勤奋上,每天学习恨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这种疲劳战术确实不明智。累了自己,害了成绩。《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人的思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一种是发散模式。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将两种模式适时进行切换,比如先专注学习一小时,然后切换,出去遛遛,活动一下,或者听听音乐,然后再回来接着学。有个公式是:1+1>2,就是学习1小时然后玩一会儿然后再学1小时,比连续学习2小时中间不休息效果要好很多。什么原因呢?书中打了个比喻,把学习比作砌墙,那专注模式就是搬砖,把神经砖块码在一起,发散模式就是思维水泥,起到凝固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也可以说专注模式就是播下种子,发散模式才是开花结果。专注模式是牛把草吃进去,发散模式是反刍,经过这两个过程才能完成消化吸收,真正作为营养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老牛型的学习就是把精力过度放在专注模式上,而没去切换到发散模式。

 
 
2 学而时习之——间隔重复很重要

儒家经典《论语》首篇就讲学习。孔子回顾一生,第一句也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认为自己的忠信不算啥,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像他这样好学的就不一定了。孔子绝对是个好学的人。

《论语》首篇讲“学而时习之”。“习”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复习。学习要时时复习。复习是为了防止遗忘,开始学习新知识只是短时记忆,复习则是为了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将缓存转化为内存,将知识存在长期仓库中。这个转化过程或者内化过程,有一个方法很重要,就是不断地提取,不断地回想,慢慢也就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了。

习字的第二种含义是练习、演习,即实践。
习是练习、演习,不是简单的复习,更侧重于行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什么算是真正的学会?要会用。练习、复习,就是实践,就是应用。应用的过程,就是践行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练习的过程其实是个知识的重新提取的过程,这需要回想,需要将实际场景与知识进行对接融合。练习的过程也是尝试失败的过程,然后进行校正,从而重新思考、深入思考知识。

“时习”的“时”是不时,经常性的。这叫做间隔重复。这是为了防止遗忘。最初的学习内容,这是作为工作记忆暂时存在大脑中,若要长久记忆进入仓库,则需要不断练习、间隔重复。

 
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多角度理解

学习之后的练习很重要,与老师、同学或朋友的讨论和切磋也很重要。讨论时,需要把所学的内容先在头脑中梳理,找出疑问之处,用清晰的语言说出来,或者遇到质疑,要进一步思考,琢磨回应的策略,再用合适的话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大脑高速运转,学过的内容在运转过程中被打碎、消化、重新组装,最终就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讨论切磋,就像是引入外脑,不同视角的碰撞,不仅会巩固所学,也能激发新的点子,得到意外收获。

 
4 “过电影”——回想比单纯的重复阅读更重要

如何巩固所学?很多人的方法就是把学习材料再读一遍,有个词叫做“温书”,似乎就是把冷却的书再拿回来热一下,热的方法就是单纯阅读。其实这个效果不是最好。更好的方法是回想。开动大脑,把学的在头脑中重新走一边。还记得高考备考阶段老师常教导我们,每天熄灯之后入睡之前,躺在床上先干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过电影”,把当天学过的在头脑这块荧幕上放映一遍,这个方法显然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是当时不懂,也没坚持多久,常常是电影没放完就呼呼睡去了。

 
5 发挥失常是正常——其实是你理解不到位

以前上学,经常会听说某个同学平时成绩很棒,只因高考发挥失常,沦落到不理想的学校或者回校复读。也有很多学生,小考月考成绩好,一到期末考试,就一落千丈。原因我们归咎于发挥失常。其实不然。大考一般会换教室、甚至换学校,也就是地点场景与平时大同。发挥失常恰恰就是因为空间转换导致对陌生场景的不适应引起的。而不适应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做足够多的练习,对所学掌握不够牢固。那么平时就要主动练习换场景来复习,就能避免发挥失常。

 
6 不动笔墨不读书——划重点并非最好的做笔记方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动动手,写写划划,比单纯用眼阅读效果要好,这背后是有心理科学依据的。人体参与的器官越多,给人留下的刺激就越大,留下的痕迹就越牢固。所以,小时读书,大人老师都知道提醒,要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手到就是要写写。

看来记笔记很有必要,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便于复习。但是怎么记笔记效果最好呢?

有的人读书习惯于划重点,把关键词、把重要的句子,尤其是总结性的句子,或者格言警句类的句子划出来。

还有人习惯在书旁做批注,比如毛泽东,读书时总把四周空白处写满了字,所以别人其实是不愿意把书借给他的。因为书虽然是我的,但是上面都是你的字,这毕竟有点别扭,凭啥啊?

 还有一种笔记方式,就是做卡片,把书中内容概要或者重点信息,抄在卡片上,然后分类保存。

再一种就是写读书心得,把作者的论述思路、逻辑推进的过程、读书过程中的感想、触动写出来,更侧重整体感受。

读书笔记基本就这四种吧。孰优孰劣呢?

第一种划重点,估计是上学时为了应对填空题导致的后遗症。填空题需要你对关键词要精准把握并正确写出,字错了不得分。所以我们特别留意关键词。但是,这类做法有个坏处,就是破坏了书的原貌,把书的逻辑论证过程肢解,支离破碎,会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知道结论如何而来。珍珠拾起来了,但是散的,没有把串珠之线握在手里。这种方法不可取。

第二种做批注,好处在能点睛,比单纯划重点强在是经过了思考加工的,这样再次翻看时就有了醒目的提示,能对回想内容起到牵引作用。对内容不算艰深的书来说,这个方法就足够了。

第三种方法是做卡片。现在估计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读书了。过去的老学者,尤其是做文史治学的老先生,常常会提到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积累资料确实有用,对研究有帮助,但是拿着积累资料的目的来读书,容易走偏。即便是搞研究,现在研发的各种电子版典籍软件也够大有用武之地,效率奇高。对我们不搞研究的,各种笔记软件,如印象笔记等就很好用。

这个时代保存资料、搜集资料早就不是问题了。关键在于思考。临时搜索到的不是知识,只是信息,系统的信息才是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可能进一步转化成见识。

   所以,增长见识、提升认知、思维升级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因此第四种方法特别重要。看作者的思维过程并记下自己的感触,这是作者思路和自己思路打通的过程。当你把牛人们的思维方法学到了,你也就牛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干货书坊”(ID:ganhuoshufang007)吧!

你会学习吗?1
好好读,读点好的,就来干货书坊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