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道路是一条灰色的小路_创业维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创业维艰 > 创业的道路是一条灰色的小路
MK 创业维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28 13:05:07

创业的道路是一条灰色的小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谈论创业话题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曾经的白领密集区渐渐成了职业转型预备区——这也算是一种职业天花板预警信号。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职场人士,为了避开“彼特定律”的陷阱或者是裁员的屠刀,开始考虑利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脉、自己打拼的可能性。当然,这批创业者当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怀抱远大梦想和激情,走上了前途难测的荆棘之路。

对于“彼特定律”还不太熟悉的读者,可以在《创业维艰》的第六章翻到解释:“在一个集团中,员工只要表现出众,就能获得提拔,直至被提拔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岗位,自此无法再获得提升。”

这本《创业维艰》是前网景公司高管、Loudcloud公司联合创始人、一众硅谷明星企业的早期投资人(Skype,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Foursquare, Pinterest, Airbnb, Fab, Groupon等)本•霍洛维茨的书,分享他在硅谷工作和创业的经历和心得。这本书自传部分并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更像是企业经营的工作手册,特别是人事管理的运作手册。

如何管理你的高管和你的天才员工;如何裁员;为什么要诚实面对员工;如何找到理想的销售总监;为什么大企业的资深人士会有适应性问题?当一切都糟糕透顶的时候,你需要勇气。

显然霍洛维茨在写作的时候也保留了他身上踏实、理性和注重操作性的特质。这本书与其说是由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所分享的创业故事,更适合被称为适合一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小抄笔记本。我们在管理运营中所鼓励的企业家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如果这种尝试可能通过培训和引导实现的话——这本书中提到很多清晰的行动和思考范例,可以作为团队讨论和个人思考的参考。

我喜欢德国作家鲁道夫•杜伯里在《思考的艺术》里面提到的一个思维陷阱:存活者偏误(The Survivorship Bias)。因为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都是成功者的例子,所以我们远远低估了在倒在竞争路上失败者的数目,而高估了自己成功的概率。

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乔布斯,一个马云,一个贝索斯,一个雷军,但是我们看着他们的创业成功史,想象自己也能够成为影响无数人的企业巨子。

Start small, dream big. 以毫末出发,心怀天下——大概一大半的创业者们都有这样的激情梦想。现实是,无数前仆后继的初创公司大部分就摔倒在距离起跑线不远的地方。

有一位很亲近的人曾经这样向我描述他作为一个初创企业核心团队的心情:“对你来说,每个月底意味着发工资、买你喜欢的东西;对我来说,每个月底意味着我要安排好现金流、保证公司的每个员工不会因为我交不了房租。”他和一起创业的几个伙伴一样,拿着象征性的工资,长时间地加班,长年不放假,几乎时时刻刻都想怎么节省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走在路上还老犯职业病,到处观察他们产品的运行漏洞。就是这样的痴迷。

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但是我觉得他们可以做得长久。尽管在他们的运营中有着种种可以改善的地方,他们对“基业长在”有一种直觉式的把握。这种把握,来自他们身上一种踏实的实业家气质。

“这很难,但很有意思。”——这就像是他们会说的很朴素的话。其实,这句话来自经历了霍洛维茨管理Loudcloud和Opsware公司历史上最艰难的六个月“达尔文计划”的工程师特德•克罗斯曼的回忆。在六个月堪称疯狂的产品研发阶段,这位优秀的工程师每周工作七天,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直到晚上10点结束,晚上11-12点之间回家。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这个团队最终成功地通过了之前久攻不下的产品研发概念证明阶段,又一次度过了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段故事记录在《创业维艰》的第三章当中,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从绝境中坚持过来,没有放弃的人,可以轻松地说任何俏皮话,但是霍洛维茨的团队还是会选择用朴素的风格来总结。

朴素、踏实、注重行动,这是实业家的特色。在创业的灰色狭窄小路上摸索前进的话,做一名实业家应该会有更高的生存率。

[MK书话]

展开全文
有用 9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