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效果,作者都没告诉你_零秒思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零秒思考 > 这些效果,作者都没告诉你
彼岸花开 零秒思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11 23:12:56

这些效果,作者都没告诉你

《零秒思考》这本书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作者用了整本书的篇幅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用A4纸记笔记。当然这笔记是有要求,要求还挺复杂,比方说A4纸应该横着放,左上角记标题,右上角记时间,每一张最好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写,每次写4~6行为宜,大概每星期整理一次笔记,最好能够分类存档,这些具象的要求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看完书评,想要尝试一下,不妨自己翻阅该书,个人不做搬运的工作。

在这里,个人更多想要谈的是用A4纸做笔记的效果,或者说好处,这篇书评可以说就是用笔记的方式整理出来的,这部分内容在书中必然也会有提及,但不够“诱惑”,不够深入,由我来补充。

第一点, 锻炼思维能力。其实用A4纸记笔记的方式最终极的目标是要达到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够无障碍的快速产生思路,当然这种思路最好是有结构的,条理清晰的,归根到底咨询顾问最终的成果呈现一般都是PPT报告,一份报告要打动客户,必然需要是条理分明,切中要害,因此,锻炼思维能力说穿了就是锻炼PPT逻辑结构的能力,这算是麦肯锡系列书籍中老生常谈的内容,方法不少,这只能算其一。另外,记笔记的方式很锻炼瞬时的专注力,有人曾说过,做事最重要的不是时间、不是能力,而是专注,虽然每次写笔记只要求一分钟,但这一分钟的时间内全部精力集中,不分散,确实能够一定程度治愈懒散,深有体会。

第二点, 克服完美主义、拖延重症。曾经也为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过,总是要在面临截止的最后几天,在不能再拖下去的压力下才开始写报告,其实在前几天脑子里一直都在构思这份报告应该怎么写,但是总觉得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没有在大脑里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就不愿意下笔,总是想着要一蹴而就,一旦下笔就会完成一篇完美的报告,在这种“完美主义”思维作怪下,最终只能熬夜赶出一个“差不多”的报告,而且,前段时间脑中闪过的一些非常不错的点子也总是要在报告交上去以后才一点点又回想起来。这种零散记笔记的方式确实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个问题,虽然散乱,但简单几行字的笔记翻看起来很便捷,通过几页笔记的整合,一个简单的框架也就出来了,重要的是对大脑不会再有“要想一个完美架构”的压力了。

第三点, 学会与自己沟通。相比前面两点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其实应该是第三点。在现在以“关系”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网络中,我们越来越在乎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和谐,很多人在他人面前总是强颜欢笑而背后寻找不同的途径发泄不满,像这样的人际交往模式对自身而言是很有害的,而记笔记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自己情绪抒发的途径,随意而写,在一张张笔记中从发泄情绪到梳理问题,再到反思原因,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负面的情绪已经慢慢如雪般融化,在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的过程中,如雪水滋润大地般不断强化着自身的情绪管控能力,这个过程,我称它为“自己与自己沟通”,只有做好自己与自己的沟通,才能真正做好与他人的沟通。

以上三点是个人在通读该书后,尝试写笔记三天的切身感受,初期的效果可以说很不错,但是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作者也前言中提到,想要知道效果如何,坚持21天再来评价,不多不少,21天恰恰是养成一个习惯所需的最短天数,如果能够养成这个习惯,确实应该受益匪浅,与君共勉。

展开全文
有用 97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些效果,作者都没告诉你”的回应

锋言锋语abc 2016-04-15 00:01:33

和你共勉

悦分享悦成长 2015-01-07 13:18:14

我也打算写下书评, 关于第三点我成为自我探索

明天会更好 2014-12-12 16:21:29

写得真好!看了书评,也想找这本书看了。

獨孤求敗 2014-12-12 12:58:30

我也要看

龙女那伽 2014-12-12 12:54:33

非常实在的书评。看完有兴趣找书来看一看了。其实,看书评中所述的方法,有些类似于我每天上班后打开表格查看工作进度,并列出今天需要办的事。只不过,我没有那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