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准自传_学习之道(第2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学习之道(第2版) > 这是一本准自传
学习之道(第2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01 16:08:53

这是一本准自传

读了前八章,实在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后面选读了几章,剩下的浏览了一下。

最近觉得自己不论在记单词,看书,阅读文献,还是学习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上,都遇到了瓶颈。看到很多高手的表现很是羡慕,于是开始思考,人家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与学习的心理规律有关。不得不承认,要学好某一个技能确实需要技巧和遵循规律的。想找点书看看,借鉴一下。于是找到了这本“著名”的学习之道,该书前面一版叫做学习的艺术。号称“米国公认学习第一书”,“世界冠军现身说法”,“姬十三强力推荐“....豆瓣评分8.5。我就想当然的下了单。

中午起床,沐浴更衣,凝神静气,准备好笔记本和荧光笔。恭敬的开始阅读。读了第一章,很诧异,本以为是讲学习方法和感悟,但似乎都是在叙述作者开始学棋的机缘:如何在华盛顿公园被伯乐发现,几个月后崭露头角,后来如何被国际象棋大师收为爱徒。如小说一样的叙事,没有一点笔记可以做。稍微与学习方法沾边的,可能是如何在大赛的时候让内心平静,以及“学习与激情第一,竞争第二。”..心想,开始可能要介绍一下背景,也无可厚非,后面才会涉及作者的思考与体悟。接着往下读,囧,下面的内容跟第一章大同小异!读到第八章,彻底放弃了。作者所谓的方法,都是要靠“悟”的。“软区域”,“画小圈”都是很空泛的概念,背后没有实证数据和研究的支撑,操作性很差。

插一句,影响我对这本书态度的转折点在32页,作者介绍了一个实验,开头是这样的“在一次真实的研究当中....”,这一句话其实类似于“据说”,“有研究表明...”但却没指出是谁的研究。而且这个研究很诡异,具体过程为:对一组小朋友采访,根据采访内容分为“整体理论----认为我之所以做到是因为天生”组和“学习理论---认为我之所以做到是因为刻苦努力。”,第一轮实验所有小朋友做简单数学题,第二轮做非常复杂的数学题,第三轮又做简单题目。结果是:几乎所有学习理论组被试都轻松应答,但整体理论组小朋友却因为受第二轮的打击,连第三轮的简单题目也不会了....从实验设计到结果都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正规的研究,即便是正规的研究,也被作者主观加工的面目全非。

不得不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讲学习方法的书,本质上是一本自传,用文学性的语言描述自己在从小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到后面学习太极的人生经历。偶尔穿插了一些自己的学习感悟。全书不同的章节都能找到下面这一类的论述:“当时仅有*岁的我出现在某国际象棋锦标赛上,与**世界级对手展开巅峰对决...”,“我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电影《王者之旅》....”

对于天才,悟性很高的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对某个领域表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短时间就会达到该领域的很高层次。但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他们未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经验能够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你去问叶诗文她是如何游的这么快,可能也会得到跟本书作者差不多的回答“我也不知道”,或者“刻苦练习,不断的思考“...或者他可能会给出在某个领域学习中的一些具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能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可能已经是下意识的动作,而不需要刻意去总结。所以要让这些人说出个学习过程的一二三,abc也是很难的事情。相反,如果让他们的教练,或者专门研究这些人的心理学专家来写这样的书,可读性或许更强一些。推荐一本书,绝对比这本好出两条街:《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22091/


我相信作者是一位很内省的人,天赋极高,站在很高的层次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随便摘几句:

p52,输赢之间的距离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
p81 从一个更深层次来说,练习太极拳可以把我身边的各种事物练习在一起。
p142 当一切事物处于险境,我们只需像水般不断流动。
p148 存在本身教会了我如何生活。

或许是我耐心不够,悟性不高,阅历不足,或者是境界未到。这样的书真的消化不了!


PS:有点醒悟,这本书的名字是学习之道,前一版是学习的艺术。道可道,非常道。是在“道”这个层次展开论述的.....如果想买此书的朋友,最好先去书店翻一翻,再做决定。虽然不贵...

展开全文
有用 22 无用 4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是一本准自传”的回应

小山君 2015-04-05 21:09:50

确实是像一本自传,强忍着耐心看完了。一方面我觉的是翻译的水平有限,很多句子绕口且没有逻辑,另一方面,这就是作者的一篇自传,顺带说了一些学习的体会,当然每章中的观点很好,但铺垫的太啰嗦了,絮絮叨叨,没有把精华很好的串联起来。

2012-08-27 15:47:21

“作者确是从细节着手,说明每一条领悟,并且进行深入思考,使得相对抽象的领悟能够显性化,并反之指导学习的实践。”

LS只是说了论点,却没有论证作者是如何从细节,从哪个细节入手,怎么进行了思考,又通过什么形式显性化,最后又是如何指导了学习实践。

Xinyi 2012-08-27 15:37:22

回楼上,书中说的都是理论。只不过作者采取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数据的分析结论,而是基于领悟的经验总结。但不同于抽象或泛泛而谈的经验,作者确是从细节着手,说明每一条领悟,并且进行深入思考,使得相对抽象的领悟能够显性化,并反之指导学习的实践。非常推荐!

有机体 2012-08-02 17:37:24

没有理论,没有数据还可以叫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