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_绝对达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绝对达成 > 未老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
时挽 绝对达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22 16:01:42

未老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


在答应颦颦之前,简略翻阅了关于此书的书评,从文字里大体看出来本书的内容。
对于中文系毕业的我而言,对金融和心理学都较为陌生,关于日本的文字,以前看的无非是村上春树、渡边淳一、川端康成、江国香织等作家的文学作品,小说和散文。却未曾试过,尝试读这样一本关于销售的成功经验和心理分析。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却发现原来一本书想给予的东西,其实无关专业,而在于文字是否能让人有所感触,有所收获。
作者说他35岁的时候辞职换了工作,关于之前的工作,无法说好也无法说不好,他只是想要换一份工作,不要一成不变。对于彼时的他而言,这是一个冒险,但人生总要有一场冒险,你才能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是另一个模样。
做一份熟悉而无新意的工作,是安全而可靠的,你知道怎样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梳理好而不至于手忙脚乱,问题来临的时候你知道怎样处理才能让影响降到最小。但这样的工作让人疲惫,你如同机器,在日复一日里觉得无聊、萧索,你无法发现工作的乐趣,你甚至不知道工作的意义,沦落为工作的机器。
尽管,脑海里曾无数次冒出这样的念头,除了现在所做的事,我还有什么可以做。然还是决心辞职,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活成另外一个样子。多少人这样想过,也做了选择,有人选择一成不变日复一日重复自己,也有人选择离开,面临新的挑战。无法判定哪个选择是正确的,这里需要确定的,无非是要看离开的决心有多强,要看有多少信心与勇气面对新的挑战。


“人一旦陷入窘境,会变得坚强。”
想起年少的自己,千禧年那个稚气的少女,小学毕业的时候,每个同学都站起来对着全班人说未来想从事哪一份工作。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想成为一个老师。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当时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班主任听了之后对我说了一句,“等你毕业回来接老师的班”。
后来的很多年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并在无形之中指引着我向那条路上走。初中毕业的时候不甘心上中专,义无反顾读了高中。高中的时候家里一个叔叔说只要我能考上师大,毕业后他帮我安排工作。每每记得,每次路过一二一大街的时候,看着屹立在街边的师大大门,我都在内心暗暗发誓,以后我将成为这里的学生。后来想起这些的时候,会诧异内心的笃定,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三十余年前田晓菲与北大的际遇。
高中毕业的时候义无反顾报了师大,仅一本线的分数,内心难免惴惴,在那之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若不能读师大会如何,那是省内师范类的唯一选择。后来如愿以偿读了师大中文系,想起曾经种种,如在梦中。多年的信念得偿,内心的希冀无法言说。
直至临近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听我汇报实习工作后,予我一句我的身体条件不适合做老师,若我选择做老师,日后几十年,我都将靠药物维持嗓音。那样的评价如同晴天霹雳,就像你已经为此准备了一生,临了,才告诉你所有努力都是竹篮打水。
那时内心仿若是黑暗的,辛苦准备了很多年,却得知不能做,内心茫然。优秀实习毕业生的称号,算是给我教师梦的一个完结。
后来阴差阳错得到了如今这份工作,初时迷茫不知所措,我不知道除了上课外还可以做什么。经年过去,却发现原来很多不熟悉的事物,只要能狠下心来,只要能坚持,依然可以做的很好。却也会想起初工作的时候,每天在办公室到很晚,熟悉所有的工作,然后进洗澡间洗澡,踏着暮色回到马路对面租住的小屋。直到后来搬回北边住。
如今的工作,已经如同读书时候,所有的事都像一种理所当然。
其实,一切都有可能改变,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或是毅力。


“保有绝对达成的理念,是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必然。”
作者谈及他三十五岁那年的辞职,他的茫然和踌躇,以及周边人给他的压力和痛苦。他写到那晚捡到的那些纸巾,如同一道鞭子,在他每每想要有所改变或是退缩的时候如影随形的鞭策着他,驱赶着他不停留。因为有家庭,有妻子有孩子,他所有的抉择都将顾虑到家人。
那个时候他亦是无法想象未来的,工作,生活,所有的一切仿佛是一条不能回头的暗黑的河流,他在河流里摸黑行走。后来看见了光,不是一贯的理所当然,而是绝对达成,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理念。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接到一个任务,首先思考的并不是该如何去将事情做好,而是想着根本没法完成,任务太艰巨。但是人自身的潜力并不是没有,而是躲藏着,要待某一个时刻挖掘出来。
上个月,办公室负责人丢了一个通知给我,要求写全年的新闻工作总结。拿到文件的时候,再对照了一下去年他写的总结,内心惴惴。他和领导都是对材料高要求之人,若材料功底不够必然被批,若模仿着去年的写又显得没有新意和诚意。
陷入两难,迟迟未动笔。然后在公休期间,偶尔会想到写材料的事情,从多方面考虑,却依然觉得不妥。收假后,对着电脑一片空白。直到时间临近,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硬着头皮动笔,却没有想到写下来反而很顺利。近期的总结材料里哪些话可以用,过去一年来哪些亮点可以写,又有什么重点,似乎都已经在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只等我动笔记录下来而已。
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是没有思考,休息时候偶尔脑海里冒出来的想法,都是一种思考,偶尔想到的一个点,都是一个方面。后来才发现,最怕的不是不动笔,而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想法,甚至没有想过要怎样去做、怎样去完成。
而人一旦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往往会激发身体的潜能,抱着一定要完成的理念,去将事情做好。古人言车到山前必有路,其实在到达山的路途中,抱有理念的人早已在无意识当中完成了上路的准备,自然有路可以走。


“逆向思维,将看见世界的另一面。”
上学的时候,或是现在工作中,经常都会听到他们说,要保有一种逆向思维,其实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而已,但往往会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者提倡的逆向思维,逆向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事有时会抱怨负责人是不是对她的工作不满,说她不够好才让负责人觉得无奈。每每听到她的抱怨的时候,我都在一旁默默地不做声。与同事相处时间长了,知道她是多倔强的一个人,也知道负责人的脾气性子,自然也便知道负责人对她的态度。她的牛角尖钻的太深。
我时常对她说的一句话,都是关于让她从另外一个方向去想,诸如若负责人真是对她失望,早已不愿与她多说话;若负责人对她不满意,便不可能在领导面前表扬她;若是不满意,便不会在投票选举优秀的时候给她投票。
其实,当从另一个角度开始分析问题的时候,角度不同,看见的点便不同,所能想到的方法、能走的路也就不同,如此,在前行的道路上便近了一步。


封面上这样写着,目标要绝对达成,必然需要走过那几步,建立绝对自信,摒弃思考噪音,根治借口抱怨,纠正拖延惯性,然后就是成功的路。也许,达成目标的路很长很长,但只要能够努力去做,总是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完成。
目标绝对完成,相信可以做到。未老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

一月二十二日记。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