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零次向零秒思考冲刺_绝对达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绝对达成 > 从思考零次向零秒思考冲刺
古尔浪洼 绝对达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14 09:01:20

从思考零次向零秒思考冲刺

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收获与遗憾并存。

先说收获:对我的思维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刚看书名时,我以为又是一本喊口号、贩卖新词汇的书。但看到开篇部分第一章第二节,作者自35岁转换工作后的一次谈话的故事,我就被震到。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不管是新人,还是职场上有了一定成绩、成就的老人,都遇到过与作者类似的问题:接到一个任务,面临一个挑战,第一反应往往是感到完不成任务,根本没有去想过具体该怎么,思考的次数未零。
这个思考零次的故事,对我们肯定会形成冲击。在作者总结出来之前,我们其实犯过很多次这样的错误,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过。如今,这层窗户纸经作者轻轻这么一捅,就破了,我们立马就会明白,我们常犯的错误在哪里。
作者接下来,立即又讲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观点:用冲击×次数来摆脱维持现状的先入为见。这个提法,我也深为认同。至少读这本书,翻开还没有五分钟,我就被冲击了一次,只一次,我就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如果维持这样的冲击多几次,收获肯定会更多。
在前两个非常有创建的观点之后,作者提出了本书主题,也就是他的书名《绝对达成》。横山信弘认为,要做到绝对达成,就要将目标理所当然化。何谓理所当然化?就是将思维变成逆向来思考,亦即,完成是应该的,为了完成,我要做什么,或者怎么做。这样的好处是,将我们做到此为止的被动思考模式,转变成以此(终点)为起点,要达成,我要做什么,再做什么,一直推到起点应该做什么的主动思考模式。当思考模式改变了,我们行动方式自然也就会改变了。

为了绝对达成,工作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我觉得还是颇有亮点的。例如:
工作中,不要想所谓的动力。寻找动力,有时候就是寻找借口;
工作中,不要想所谓工作意义,往往只有做了,做好了,才能体会到工作的意义;
在没有那么强的行动力之前,不要在内心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追随自己内心的节奏就好,到一定的程度,你的行动力和效率自然会提上来。
努力达不到状态的时候,可以纠结,但别纠结个没完没了,他的意见是,纠结阶段最长不要超过8个月。
坚持做,坚持久了,周围的人就会来帮助你


再说遗憾:案例不够好,论述也未能很好支撑作者的观点
遗憾也正是来自作者的这个观点。作者的高明和厉害之处是,在较短的篇幅里就阐述明白了绝对达成这个非常富有创见和非常吸引人的的观点和理念,而后续展开的长达90%的篇幅里,虽也不乏亮点,却再也没有开篇那种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东西了。甚至很多篇幅,很多例子,为了搭上绝对达成这个主题,行文仓促,拿来凑数的,也或者可能是作者选取的例子不够贴切,论述的程度不够,读起来缺乏说服力。
例如:
为了绝对达成,作者在“治疗拖延习惯”的部分提了一个倍速处理的观点:期限折半,2倍速去处理工作。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可惜的是,作者未能充分展开,未能对其系统进行论述,也未能选取到一些贴切的案例给与支撑。有些作者浮光掠影讲到了,例如追求倍速处理的时候,要适时回报,防止做偏,但太一笔带过了,不认真的人估计都看不到。特别是他举的削了皮的苹果的例子,意思是事要趁新鲜干,别拖太久,但道理还没有讲清楚,后面就反复拿这个当经典案例发挥。
类似的情况还存在同一部分,他提到了对期限折半+并列化提高效率的方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和技巧,但可惜,怎样并列化处理问题,他没有讲清楚,白白让这么好一个提法和工具溜掉了。
整本书的前半部分的案例略好,论述也略强,后半部分案例普遍选的不好,论述也散。

整体而言,这是一本适合营销人看的书,观念的部分多过实际操作的部分。职场人,那些office或工厂里的人,可以拿来碰撞一下自己的思维,但说到能学到多少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我看就未必了。
也可能这套书是两本组成的,这本主要侧重于讲观念和理念,另外一本(看作者的自序,有提到他还有一本《绝对达成之下属的培养方法》)侧重于讲技巧和方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出版社策划的问题了,应该两本一套一起推,起到的效果可能更好。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展开全文
有用 1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从思考零次向零秒思考冲刺”的回应

keyjohnco 2015-06-03 16:06:20

零次思考,这是生活中的常态,习以为常的事情,习惯的做法,
这些成就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而且有时候自还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思维模式
啊哈,值得一看,

逍遥 2015-01-14 16:50:42

《绝对达成》系列是三本书 繁体版已出。

旺财与来福 2015-01-14 10:10:24

感谢古叔的总结和读书笔记,就书论书且结合工作生活实际,非常实用且一目了然,想要读点管理或营销类的专业书籍,翻翻古叔的文章总是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