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的作业本_吴小莉:与卓越同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 好学生的作业本
雲水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1-11 00:01:08

好学生的作业本


   坏学生各有各的坏,而好学生是一样的。就算好学生不是一样的,好学生的作业本也大抵相似。

   好学生的作业本是什么样的呢?洁净、工整。也不是没有错,可是错的地方也用不同颜色的笔小心翼翼地订正了。整个作业本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舒服。

   吴小莉是个典型的好学生,她这本新书就是一本好学生的作业本。

   大一的时候,因为专业的原因,把那些名主播名记者的传记或者书作都找出来看了一通,从赵忠祥、倪萍看到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再看到杨澜、曾子墨、陈鲁豫,吴小莉……可以说老中青三代的书都一一看过。

   横向来看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纵向一比,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名记越走越浮躁,越来越取巧,早期的作品还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里面,后面就完全是为写而写,看不到“真诚”了。

   也是,反正资历在那儿了,名气在那儿了,说什么写什么都会有人买账,所以也就不用那么爱惜羽毛了。

   可是吴小莉不同,她的《足音》在早期那批主播自传中就是诚意之作。像初学写字儿的小童,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又不卑不亢。她的前几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毫不忸怩,也绝无矫饰。她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也认认真真分析着,真的是一步一声足音。

   看的出来,她不是那种聪明学生,可是她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因为她足够认真,而且发展平衡。

   这本书也同样认真,每篇采访前都有一篇类似记者手记的东西,她没有柴静那样的才情,也不同于闾丘露薇的理智分析。乍一看这些文章,会以为是高中生作文,不是很好看,可是能得高分。

   这文章放在书中也能得高分,交代铺排,为主角的出场做好铺垫,这样的文章恰恰好,不会抢了主角的风头,也不会让后面的提问显得突兀。

   在提问环节可以看出,吴小莉是做了大量功课的。6个采访对象,都是中国当代数一数二的人物,脾气秉性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场上还有各色嘉宾,她却能把局面控制得不冷不热刚刚好。

   要说那是节目组策划的功劳也对,可是在现场,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不可控的,策划也没有办法,全靠主持人掌握局面。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会咄咄逼人,故意把采访对象往沟里带;也不会脚踩西瓜皮,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纵观全书,这对吴小莉来说驾轻就熟。

   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地方——我注意到,她所有的开篇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您认为在xx上,什么最XX?什么最xx?”多为这样的句式,表面看这是将主动权先放到采访对象手中了。再一思考,这些问题,都具有双向性,一句话包含了两个问题,而且节奏非常快,采访对象在这个当光顾着去憋名句格言去了,到手的主动权又给踢放了回去。而对主持人来说,开篇的三四个小问题里面就大有文章了,随便从一个方面延伸都可以抽出一条采访的主线。每一场采访都是这样的路数,可见屡试不爽。

   之后的问题都循循善诱,把被采访者往预设好的轨道上赶,这是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技能,更是吴小莉的长项。毕竟是好学生,可以说每一场采访都把节目组想听到的话从嘉宾口中套出来了。

   可是也仅止于此了,中规中矩,刚够90分的优秀线,却不能更高了。

   我这么说绝没有贬低吴小莉的意思,你以为90分是好拿的吗?这世上多的是眼高手低的不及格者,却少有肯安安分分朝90分奋斗的好学生。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好学生的作业本再单调乏味也比你那皱巴巴乱糟糟布满红叉叉的本子看着舒服不是吗?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