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2.080/20法则_长尾理论2.080/20法则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长尾理论2.0 > 80/20法则

长尾理论2.0——80/20法则

帕累托/齐普夫分布最著名的体现之一就是80/20法则。人们常用这个法则来解释20%的产品带来80%的收益,20%的时间里发挥80%的生产力,或是其他任何小比例付出创造大比例成果的现象。 长久以来,80/20法则一直没有被正确地解读,原因有三。首先,确切比例几乎永远不会是80/20。我研究过的大规模市场大多呈现出80/10的比例,甚至可能更低(不到10%的产品带来80%的销量)。 如果你质疑80加10并不等于100,那么你已经发现了80/20法则的第二个令人迷惑的地方。80和20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重,因此没有合计为100一说。前者是销量的比重,后者是产品的比重。更糟糕的是,对于如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哪一个变量定为常量,我们并没有标准的惯例。你可以说一个市场呈现出80/10的形状(10%的产品带来80%的销量),也可以说它的形状是95/20(20%的产品带来95%的销量)。 最后,人们会用这个法则来解释截然不同的现象。80和20的经典定义是产品和收益,但这个法则同样可以应用于产品和利润的关系。 最致命的误解之一就是把80/20法则看成一个指导方针:既然存在80/20的规律,那不妨只经营那20%的产品,用它们来实现大多数销量即可。这种想法源自这样一种认识:80/20法则本质上是对差异化经营的一种鼓励,因为只要你猜对了,少数产品就能对你的企业作出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 正因如此,我才把长尾称做80/20法则的灭亡,尽管它绝对谈不上灭亡二字。真正的80/20法则只是承认了帕累托分布的有效性,承认某些东西卖得远比其他东西要好,这在长尾市场和传统市场中都是成立的。 但是,长尾鼓励的不是遵循这个法则,而是拒绝被这个法则统治。就算20%的产品能带来80%的销量,我们也没理由不去经营其他那80%的产品。在长尾市场中,存货成本寥寥无几,完全有条件经营所有的产品,不管实际销量有多大。谁知道一个排在后80%的产品能不能跃入前20%之列(在好的搜索和推荐引擎的帮助下)? 由于传统的“砖头和水泥”零售商们必须负担高昂的存货成本,卖得不好的产品往往没有利润可言。因此,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自那20%的热销品。下图左半部分表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假想传统零售商的理想化结果。 但对一个长尾零售商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让我们假设它的存货量是传统零售商的10倍,所以在上述理想化结果中,传统零售商的20%热销产品只相当于长尾零售商2%的存货,如上图右半部分的第一个条柱所示。 第二个条柱中的收益数据反映了幂律分布的自然结果。最好的2%的产品仍然占据了不成比例的销售份额,但这里的比例是50%。接下来的8%的产品占据了另外25%的销售额。剩余的90%的产品占据了最后25%的销售额。(尽管这只是个假想的例子,但这些数据与来自Rhapsody和Netflix的实际数据非常相近。) 但长尾经济学的真正闪光点在于第三个条柱:利润。由于存货成本极低,非热门产品在长尾市场中的利润可能远超过传统的砖块和水泥市场。 以DVD为例。下图大致反映了一个沃尔玛一类的传统零售商的DVD经济学: 你可以看到,现在的新DVD生意相当难做。电影公司的DVD要价在17美元~19美元左右,而“大盒子”(big box)零售商们(沃尔玛、BestBuy等)在前一两个星期内只能标价15美元~17美元,平均每盘DVD损失2美元左右。(这还没有考虑管理费用,实际损失更大。) 大约一个月之后,DVD批发价(分销商对商店的要价)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零售价(商店的标价),销售DVD渐渐变得有利可图了。但几乎有80%的销售额是由发行历史不超过两个月的DVD贡献的,而它们的利润率还不算高。商场为什么要以这么低的价格销售新DVD?原因很简单:至少对大盒子零售商们来说,这些新DVD属于廉价诱饵,全是为了吸引顾客们购买DVD区的其他影片或商场其他区域的产品,这些东西的利润就比较高了。DVD分销商们也鼓励这种做法,他们允许商场退还卖不掉的新DVD,大大降低了零售商们的经营风险。 问题是,尽管这样的策略对产品种类较多的大盒子零售商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它也为其他所有商家设定了一个价格标准,包括百视达这样的DVD专卖店。所以,大盒子零售商们实际上压低了整个行业的新DVD销售利润,把曲线头部的经济学变得更加严酷了。难怪百视达正在困境中挣扎。 但是,如果你能让需求向长尾深处转移,创造一个不太依赖于新产品的市场,你的利润水平就会飞跃一步。你在上图中已经看到,发行历史越长,销售利润越高。这就是长尾的优势所在—它们有摆放老DVD的货架空间。这也是推荐系统和其他过滤器对长尾市场的重要性所在。聪明的零售商们正在鼓励人们从大热门世界(高采购成本)转向利基世界(低采购成本),完全有能力戏剧性地提高零售业的经济效率。顺便说一句,这就是Netflix的做法:它的新影片采购量往往低于市场所需(尽管缺货和延误也惹恼了一些顾客,制造了不少矛盾),因为这有助于它保持自己的利润水平。 现在我们知道长尾零售商的利润分布为什么比收益分布还要均匀了(见“80/20法则的演化”一图)。长尾产品或许不是销售额的主要贡献者,但由于它们的采购成本通常较低,它们可以创造极高的利润,只要存货成本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80/20法则在长尾市场中已经发生了3种变化: 1. 你能提供的产品远比从前要多。 2. 由于找到这些产品远比从前要容易(推荐系统和过滤器的功劳),销售额在大热门和利基产品之间的分配更加均匀了。 3. 由于利基市场的经济学与大热门市场相差无几,任何产品都能创造利润,无论流行程度是高是低。 80/20法则仍然生龙活虎地存在着,但在长尾市场中,它已经失去了它的霸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长尾理论2.0》其他试读目录

• 1
• 2
• iTunes毁掉了广播明星
• 98%法则
• 无处不在的长尾
• 21世纪经济趋势前瞻
• 3
• 4
• 助长尾巴
• 长尾无处不在
• 长尾的出现
• 进入集合器
• 从混合到纯数字
• 开拓长尾
• 即需即存
• 存货的消亡
• 供给瓶颈如何扭曲市场
• 80/20法则 [当前]
• 更长的尾意味着更短的头?
• 提高需求还是转移需求?
• 价格该涨还是该落?
• 长尾中的“微结构”
• 时间长尾
• 被忽视的丰饶经济学
• 5
• 6
• 7
•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