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国  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_富人国  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富人国 >   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

富人国——  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

腾讯有5位创始股东--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不过,最开始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三人全职,到年底许晨晔和陈一丹才加入进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腾讯的创办时间有1999年9月和1999年11月两种说法的原因,9月的时候只有马化腾和张志东,10月曾李青加入,11月许晨晔和陈一丹加入,并最终成立公司,清晰股份。 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数十亿元。 后来担任腾讯首席信息官的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与张志东一样,许晨晔在深圳大学毕业后进修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则进入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与曾李青是同事。许晨晔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他最大的爱好是与人聊天,兴趣则多种多样。 另一位创始人,后来担任腾讯首席行政官的陈一丹,原名陈惠龙,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不过专业是化学系。陈一丹后来改名陈一舟,因与另一位创办ChinaRen的互联网名人、现千橡公司CEO陈一舟重音,于是又改了一次名字,叫陈一丹。 陈一丹从深圳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工作后他就开始攻读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并很快考取了律师资格证。陈一丹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选择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创业,在1998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像马化腾这样,选择性格完全不同、各有自己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是很少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马化腾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这些都在一开始就决定了马化腾并非池中之物,终有一天要鲤鱼跃龙门。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领导的管理团队,不可避免会有不同想法,甚至有时候内部会有很多争辩以致最后意见无法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起推动作用的往往是马化腾。马化腾是团队中最具协调能力的人,他往往能从大家的争论中发现价值所在。 腾讯的5位创始人在腾讯成立前最主要的关系是同学和同事。其中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和陈一丹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同学,前三位在大学里甚至是一个系的,而曾李青则是马化腾的姐姐的同事,也是许晨晔的同事。马化腾认为,这样的关系"心态上会好很多,吵架归吵架,相对在外面萍水相逢的,为了做东西而在一起,如果遇到争执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除了同学关系这种天然的优势外,马化腾在公司创立之初就有意地考虑了一些方法来解决问题:"最早也是创业团队一点点壮大,开始是我和张志东两个人,一个月后加入一个,再一个月后再加入一个,最后是5个人,很快成为最开始的创业团队,那时候基本是按这样的思路去做,包括股权分配也是根据个人能力和特长分配,这样可以保证以后稳定一点。我也见过一个公司,一开始几个人全部平分,但没有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三个人各三分之一,往往是很危险的。" 马化腾说的这家公司就是曾李青早期曾经参与的网域,网域就是按照4人均分股份的方式一起创业的。这家公司旗下的中国游戏中心曾赫赫大名,与联众公司并称,有"北联众,南中游"之称。后来这家公司也卖给了腾讯,这是后话。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富人国》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前言
• 马化腾其人
• 润讯工程师
• 沉静型领导
•  通过QQ找到另一半
• 马化腾的父母
• 低调的溯源
• 马化腾的伙伴和朋友
•  CFido上的PonySoft
•  求伯君和丁磊
•  深大校友和技术天才张志东
•  市场奇才曾李青
•   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 [当前]
• 腾讯的其他创始股东们
• 最早投奔腾讯而来的创始员工们
• 5人决策小组
• 马化腾的那些对手们
• 腾讯与51.com兵戎相见
•  外挂纠纷和珊瑚虫
•  腾讯与千橡之间的那些事
• "蚂蚁搬家"阻击"招财进宝"
• 马云和马化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