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帝国算法传到好莱坞_算法帝国算法传到好莱坞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算法帝国 > 算法传到好莱坞

算法帝国——算法传到好莱坞

自从请到漂亮的女交易员成为交易所的新面孔,又安装了处理从科特龙窃取来的数据的交易系统,彼得菲觉得他已经构造了一个完美的赚钱工具。“任何人,”他告诉朋友们,“任何人跟我做交易都能赚钱。” 不愧是华尔街的人,很多人因为彼得菲的这番话去拜访他。他的吹嘘多么可笑,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他的系统可以击败满交易厅那么多的行家里手——那些花了整个职业生涯来培养交易直觉,并且练就了一身交易本领的人,而且能够赚取他们的钱。彼得菲坚守立场,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请来一位最不可能出现在交易厅的人——马文•范•皮布尔斯,彼得菲旧东家杰里克的朋友。1971年,范•皮布尔斯在19天内紧锣密鼓地编写、导演、制作并出演了《斯维特拜克之歌》。当初他向比尔•科斯比借了5万美元才能完成电影的制作。但是后来电影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总共收入1千万美元,范•皮布尔斯也由此开始了他作为制片人、导演和演员的职业生涯。 尽管已经非常有名而且工作也相当繁忙(那时,范•皮布尔斯正忙着制作百老汇音乐剧),这个剧作家还是抵挡不住华尔街的诱惑,于1982年11月来到彼得菲的交易机构原木山,和其他女交易员一起为彼得菲工作。范•皮布尔斯在原木山整整工作一年,每个人都惊奇不已,当然除了彼得菲和他自己。“我现在就在做我一直都在做的事——做交易。” 范•皮布尔斯这样告诉《纽约杂志》。 范•皮布尔斯也赚到了一大笔钱。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你得要会计算——啪啦啪啦啪啦——下单!我可以做得到。” 他说自己学过数学,在荷兰当空军的时候还学过天文学。不过目前看来他做交易时需要做的数学题已经全权由算法代劳了,彼得菲构建的算法不停地运算着从科特龙窃取来的数据。 和彼得菲的其他交易员一样,范•皮布尔斯经常突然跑向交易厅的那一排电话,和原木山总部通话。在电话里,范•皮布尔斯杂乱无章地记下交易指令——一大堆文字、数字和分数。然后折回人声鼎沸的交易厅,举起手,申报新的delta(对冲比率)中性交易。范•皮布尔斯的故事吸引我们注意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交易团队:活跃在纽约交易所的三个金发美女和一个声名显赫自导自演的黑人作家。他们将运行于电脑中的算法掩饰得很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算法帝国》其他试读目录

• 黑客成长的艰难道路
• 改变华尔街的算法
• 1980年华尔街的黑客生涯:天时地利
• 算法交易之父
• 算法传到好莱坞 [当前]
• 平板电脑的先驱
• 算法从东海岸传到西海岸
• 一个登上华尔街巅峰的黑客
• 金融领域的未知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