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天歌还朝_步天歌还朝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言情 > 步天歌 > 还朝

步天歌——还朝

第四章还朝 尽管素盈并没有把真宁孩子气的挑衅放在心上,但"执送京师"这四个字还是让她接连几天心中抑郁。 素盈记得,上一次由京中皇帝亲自裁处败寇,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次被绑回京城的,是谋反的秀王,皇帝的弟弟。秀王罪孽至深,由皇帝亲自裁断无可非议。但龙骧将军素飒连败数阵就被绑送回来,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素盈的嘴角向上挑了挑--在这里,无论小看了谁,都是个错误。那些活在这里的人,实在是有能活下去的缘由。 她对梳头宫女道:"今天不用这么多金的玉的。去折几枝别致的桂花来。"宫女们见她有别出心裁的兴致,暗自舒了口气。 宫苑中有两株品种极佳的桂树,这时正在花期,很快就有宦官捧了一大盘花叶俱全的桂枝进来。 宫女将桂花插上她的发髻,素盈向镜子里看了一会儿,忽然叹了口气:"才转眼,人人都不似当年……"一声叹息又让周围人提起了心,面面相觑,不敢随便出声。 素盈认真审视自己一番,带着女官宫娥们浩浩荡荡驾临衍庆殿。殿内已放置帝后二人的御座,素盈对空置的皇座致礼再三,向后座上坐好,颔首道:"宣。" 一道身影挡住了门口的阳光,素盈一见那轮廓,心绪鼓动起来。那人走得有些迟缓,似乎身体不适。他向御座拜谒时,气息音调都是一如既往的沉着稳健:"微臣谢震拜见至圣至明天佑皇帝,惟愿我皇福寿天齐。拜见至慈至善仁恭皇后,惟愿娘娘圣躬万福。" 素盈微笑起来,朗声说:"将军跋涉不易,平身赐座。" 谢震起身时,行动明显不便。素盈徐徐道:"将军似是有伤在身。" "微臣礼欠周全,万望娘娘恕罪。"谢震没有告诉她,他劫敌营去救素飒时,被一杆长枪刺穿了腿。 素盈有点后悔失言:不该撇开战局与东宫不闻不问,却先问他的伤势。她连忙又问:"不知阵前是否凶险异常?东宫向来可好?" 谢震稍微怔忡一刹,眉心不自觉地拧紧。不需要他详述,素盈已猜到战事艰难。谁料谢震却说:"东宫殿下领军,无往不利。"他说的似乎是实情,口气却夹杂了少许的不肯定。 素盈心知在这排场下,想要深谈也没可能,于是嫣然笑道:"圣上近来偶染微恙,不便召见将军,已吩咐过在殿内赐宴为将军洗尘。" 酒过三巡,素盈借口退出殿外,一直远远踱到一面池塘边。她心境稍稍宁静,听到崔落花轻轻咳嗽一声--谢震跟在崔落花身后,正走过来。素盈见崔落花果然领悟自己的意思,向她微笑作为褒奖。崔落花欠了欠身,并不靠近,盯住了通向这里的唯一的路。 谢震来到近前还欲施礼,被素盈一把拉住。两人沉默了一瞬,谢震轻咳一声,道:"龙骧将军已送到京师狱,微臣与盛乐公主的奏章也已上呈。胜败无常,料想圣上能够体谅。" 素盈柔声道:"这事并不难办,不用操心。幸好有你一直照应,辛苦了。"她迅速理清心里的疑惑,接连问道:"我自忖东宫领军经验并不丰富,为何他能一路得胜?是东宫妃有锦囊妙计,还是东宫治军另辟蹊径?又或是,西国境内局势变化,有机可乘?" "娘娘!"谢震轻声打断她的疑问,敛容答道,"其中内情复杂,微臣愚钝,不能明了。事情本末已上奏圣上……" 素盈愣了一愣:"之前可与人商量过?" "事涉机密,不便外泄。" 素盈顿足道:"你怎么这样冒失!奏章到他手中,已转了好几处,哪里还有机密可言。倘若果真有重大隐秘,也该另觅门路,面呈圣上。如今给外人看见,你不怕别人转而对付你吗?" 谢震见她不追问内容,却为自己的安危着急,坦言道:"这是密奏,微臣是托可靠的人转交,料想不会有差错。" 素盈心想:那也要看上奏的是什么事。当真只给皇帝一人看过,他的反应更难料,不知会想出什么狠心的花招。也许,还不如人尽皆知,缚住他的手脚反倒更好。 谢震观察她的神色,也能看出她对皇帝信心不大,不禁说道:"旁人不足信,唯信我君王。若是连君王也不信,怎能做得人臣?" 素盈已拿定主意,要设法弄清阵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此时便不再与谢震争执。她顿了顿,抚了一下鬓角,问:"桂花……比我们家的如何?" 谢震鼻端早有幽香浮动,此时深深看一眼,柔声回答:"好看多了。" 素盈浅浅地笑了笑,示意他先走。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扶疏的花木之间,她轻轻吁了口气。 那天去玉屑宫之前,素盈换了头上饰物,像往常一样中规中矩。可皇帝却陷入沉眠。素盈跪在他枕边仔细端详:床畔掉落一本奏章。他一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垂在床边,睡姿安稳,眉目平静,不似初卧病时那么痛苦。 他真的活不过一年吗? 她温柔缓慢地把他的手臂放在床上,然后向自己身后招了招手。王秋莹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边,轻轻把手指搭在皇帝的手腕上。尽管素盈目不转睛地正视着王秋莹,这位女医却仿佛一心一意倾听患者身体传来的讯息,又像在刻意躲避探询,低垂着头不与素盈目光交接。过了一会儿,她的眼睑轻轻抖动,抬起头看一眼素盈,神情有些躲闪。 素盈与她默默走到屏风之外,用耳语似的低音交谈:"圣上的情形如何?"王秋莹诺诺地低着头说:"如常。" 这不知是第几次听到王秋莹一成不变的回答。素盈不禁开始怀疑:"当真?我看圣上气色较往常好了很多。" 王秋莹从容不迫地回道:"圣上的状况非同一般,发病之前的气色不是比现在更好吗?这是不能以常理推测的。只怕以后还是会无声无息地发作起来。" 素盈还想追问,忽听御榻上衾帐摩挲,皇帝低沉的声音问:"谁?" 素盈忙让王秋莹退出去,自己绕过镂屏,向他粲然一笑。皇帝刚刚转醒,目光还有些迷离,微微张口像是想要唤一个名字,却忍住声,渐渐冷静下来。素盈在这空当为他端了一盏清水,跪着服侍他喝下。 "陛下累了就多睡一会儿吧。"她柔声说着,拭去他唇边的水渍。皇帝笑了笑,伸手拾起落在床下的奏章,边看边说:"是要养好精神--你看,邕王上表,请求回京面圣。我已准了。" 乍的听到这个稀罕的人,素盈愣了一下,也微微笑了笑。她还从未见过皇帝最小的弟弟。册后之时,邕王声称染病,只有邕王妃一人入京称贺。从那以后,邕王在藩中默默无闻,像过去的二十年一样。素盈相信,在皇宫里,不止她一个人忘记了这个人物的存在。 皇帝卧病,他终于坐不住,想来一探究竟了么?素盈偷瞥皇帝一眼,却被他发现了。她忙低下头,怅然道:"说到"回京"……陛下顾惜妾的颜面才没有提起吧?今天,是龙骧将军回京的日子。" 皇帝把手里奏章放到一边,若无其事地问:"你想为他求情?" "妾非圣人,不能忘情。何况仅此一个一母同胞的兄长,若说能够不闻不问,未免近于虚伪。" 皇帝笑了一下,指着镂屏道:"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那意思是说,我永远不能在这里逞私欲。"他幽幽地说,"你也一样。" "妾不敢以一己之私令陛下英明有亏。"素盈庄严说罢,央求道,"纵然是待罪之人,也是妾的兄长。也不知他这几个月来如何为陛下尽忠,怎能落到这般地步。这一次令国家蒙羞,妾也想要亲自责备他……" 皇帝听着听着,闭上眼睛。素盈以为他不耐烦了,不免有些失望。他却慢悠悠地说:"毕竟血浓于水……如果你不在意旁人怎么说、怎么想,无论如何也要见他--可以。"他虽然同意,话里却在暗示:在旁人处心积虑利用这个契机挫伤皇后家的时候,任情任性总不是稳妥的处事方式。除此之外,他没有说更多。 有他金口一诺,素盈自然知道如何安排。她谢了恩,不准备继续打扰他。他却伸出手,在她肩上拈起一点东西--原来是一朵小小的桂花。素盈心头一颤,诧异他的眼神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糟。 "喜欢桂花?"他很突然地问。 素盈想了想,认真回答:"大约是吧。" "好像不肯定呢。" 素盈心里涌上一丝温暖,笑容也舒缓开来。"平王府里也有一株。"她说,"小时候有一次,我不顾一切地冒了险,才得到一枝,甚至从树上摔落。可惜只有一刹,它就支离破碎。大约为这个缘故,才对它另眼看待。" 他听了这个天真的故事笑起来,又问:"现在呢?会害怕从高处摔落吗?" 素盈望着他指端宛如米粒的花朵,神往似的回答:"有人会接住我。"一言已出,她立刻察觉失言,赧然垂首。 他仿佛没有留意,轻声准她告退。又好像忽然想起什么,用那若无其事的声调问:"只是想见素飒一面而已?" 素盈暗自一惊,寻思自己的表现是否太过,让他起了疑心。她用浅浅一笑作为模棱两可的回答,欠身告退出去。 他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把那微不足道的桂花轻轻地一弹,它立刻就从他眼前消失,不知落在哪一处尘埃里了。 为龙骧将军如何断罪,近来成了京中最热门的话题。 素盈知道父亲平王为素飒广为游说,但她听说,有些刚正不阿的官员力主依律断罪--本朝刑法太严,失阵之罪,依法当死。 龙骧将军素飒回京之后第五天,圣谕一道将他提入宫中。 素飒知道这次面圣定是妹妹周旋的结果,但他却没想到,入宫之后径直被领入丹茜宫。素盈一早等候,见哥哥风仪依旧,显然在囹圄之中没有受到委屈。兄妹二人相视一笑,素盈执起哥哥的手,说:"圣上刚才又不舒服,不能召见哥哥了。" 素盈轻轻地吁了口气,笑笑说:"我还记得,数年之前,哥哥曾经愤愤地向我描述废后的亲族,说他们尸位素餐,早该被人取代。"平心而论,素盈并不认为废后的父兄一无是处。他们占了"后家"这样惹眼的位置,别人总以为他们成功得太过轻巧,因此他们一次失误就被认为罪该万死。 "后家会变,从太安素氏变成了东平素氏,但人们看待后家的微妙态度不会变,如今轮到我受人指摘。"素飒说着,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微臣连累娘娘担忧,罪该万死……" 素盈微笑着摇摇头,又说:"那天谢震提到前线,似乎别有隐情。哥哥可有话想要我转陈圣上?" 素飒见宫内并无旁人,低声道:"军中有人通敌。" 素盈怔住,"哦"一声,立刻思忖通敌之说是否可信。明明是同一支军队,甚至与素飒的配合更加默契,但却没能在他的带领下获得胜利。东宫却带领同样的队伍连连告捷。这事情发生在任何一个骄傲的男人身上,都足够伤人。伤害常常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 素盈安静地注视着自己的哥哥,素飒泰然自若,眼神依旧冷锐沉着--他不是一个会因挫败失去理智的人。素盈徐徐道:"东宫挂帅后,哥哥应该向他禀明。" 素飒的嘴角冷冷地上扬,"我与谢震都向他提过。不然,我们怎么会离开战场回到京城?"素盈心中猛然一沉:"哥哥是说,东宫有意包庇此事?" 素飒寒着脸道:"我手下有五个得力的人。其中一个与东宫关系过于深厚,我一直不敢特别重用。两军交战连连失利,败得太蹊跷。我曾经怀疑有内奸,但没有疑心他。直到被谢震劫营相救之后,想起种种蛛丝马迹,我才疑心那人就是奸细。" "为何不立即除掉?" "我还没有找到切实证物,东宫已到战场。我向他提过此事,但那人迄今仍然毫发无伤。"素飒顿了顿,又说,"东宫用兵极狠。对我十分忠诚的四个将军,被他任意安排,危急之战不是前锋就是断后,已经先后阵亡。如今盛乐公主与谢震被支回京城,阵前已无我的亲党故交。龙骧将军麾下精锐交由他差遣,全灭也只是早晚之间。" 素盈想要宽慰,素飒又咬牙道:"为与后家倾轧,包庇奸细、糟践兵卒……孰不可忍。娘娘应该知道,匿奸与通敌同罪。这样的储君与国贼有什么不同?想到这个国家将要交到此人手上,真是令人心悸。" "哥哥!"素盈连忙出声打断他,"就算有十成把握,也不能轻易到圣上面前指控东宫,何况此事证据渺茫。"说到这里,她心里突突跳了几下,暗自想:谢震该不会已经贸然在密奏中揭发东宫吧? 她定了定心神,从容说:"不妥善处置,容易被他反将一军--诬陷储君犯了通敌重罪,这样的罪名又有谁担当得起?"她见素飒愤恨难平,又道,"眼下头等大事,还是如何为哥哥开脱。" 素飒黯然道:"过堂听审,我并不十分为难。假设皇恩浩荡留我偷生,日后面对那四位将军的家眷,才令人惭愧。" 素盈还想再安慰几句,忽然来了一名宦官,说是皇帝方才醒来,此刻召见龙骧将军。素飒临走时以大礼拜别,素盈忙去搀扶。素飒在她相搀时,用很低的声音说:"我刚才说的那个人,叫做白信端--白信默的弟弟……" 素盈"啊"一声呆在当场,心里万千个念头乱转。恍然想起自己也曾见过此人,正是他,向她宣告白家悔婚,要她交出信默送她定情的翡翠。那并不是愉快的回忆。以白家和东宫的渊源来看,她也明白这个白信端无疑是东宫放在素飒身边的人。但白家纵然无赖,已经贵为皇亲国戚,说他们家出了奸细,任谁听来也觉得不大可信。她连忙在哥哥耳边叮嘱,让他仔细留意皇帝口风,千万不要再轻易提起东宫的事。 她吩咐宫中一个机灵的宫女去玉屑宫观察动静,请潘公公有空闲时来丹茜宫小坐。过了不一会儿,那宫女就回来说召见已毕,龙骧将军已被放还京师狱。又说潘公公走不开,向皇后娘娘问安,请皇后娘娘宽心。 素盈觉得召见如此短暂,大约皇帝只是聊表心意,没有什么需要担忧的。 第二天,皇帝以重阳大节临近的缘故,下诏大赦狱中死罪以下囚徒,放他们归家团聚。随后,他又决定隔日带病在宏德殿亲录京师狱中重囚十余人,其中也有龙骧将军素飒。 朝野对此议论纷纷,然而天子完全不为所动。 有人乖觉地见风转舵。有人愤愤地认为,皇帝即位以来从不插手断罪,这次行事完全不似他稳妥的作风,大约是年轻的皇后从中作梗。 素盈对皇帝的决定也颇感意外,她猜不透皇帝为何对龙骧将军如此厚爱。 素飒果然被从轻发落,仅仅被削了将军之职,仍保留兰陵郡王之封。不少人未料到平常悄无声息的皇后,竟然能鼓动皇帝为她哥哥一人劳师动众,反而因此对皇后素盈产生不满。 素盈莫名地遭到众多非议,自己也觉得郁郁不欢。她又想到哥哥被夺了实职,空留一个虚衔,说起来仿佛是皇帝厚待了她,其实是夺了后家实权,不免连连苦笑。 只有平王以为近来战事颇为凶险,这个将军不做也罢,便合家叩谢圣恩。 这天,素澜为兰陵郡王的案子了结,要进宫一趟,于是早早地起身梳洗。才挽上发髻,丫鬟就来请,说是相爷要见。素澜急忙换好衣装,临走又到床前向尚未起身的丈夫道:"还不快起来?今天不是同那几个侯爷们约好去游猎么?" 云垂伸手握住她的手腕,问:"几时回来?不会又要住在宫里吧?" "难说。要看娘娘心情。"素澜笑着挣脱,又叮嘱丫鬟不可纵容他懒睡。 清晨微凉的空气十分爽利,荷塘周围比别处更为清幽。塘中养了不少五色鲤,琚含玄常常拿着饵站在那里,仿佛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地随手投食。也许他并不在意鲤鱼是饥是饱,只是喜欢一群活物给他寂静的思绪添些生气。 素澜见他身边的是自己的婆母素氏,小小地诧异了一下,不知道这两人怎么有雅兴凑到一起。 琚含玄的眼睛离开水面,轻轻地扫了儿媳一眼,问:"近来你和娘娘之间好像很亲密。和好了?" 素澜笑答:"姐妹俩闹别扭,哪有闹长久的?" 琚含玄从石钵里抓了一点鱼食,一边投向池中一边说:"你姐姐那人……呵!" 素澜见他神情不屑,笑嘻嘻接口道:"难道娘娘不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吗?" "好人?"琚含玄看着争食的鲤鱼,冷冷哼了一声,"你以为她愿意当好人,被人摆布欺负?她以前只是没有做坏事的本事。这一次不就胡闹起来了么?你替我转告她--她还是老样子最好,这场游戏玩不好,遭殃的可不止她一个。" 一句话让素澜愣住,僵硬地笑道:"爹这话严重了。" "严不严重,日后数数她收拾了多少个以为她好捉弄的家伙,才知道。你别以为自己是她妹妹,就得意忘形。"琚含玄说着,把整钵鱼食泼入池塘。 整个池塘沸腾起来,数十鱼头攒动争抢,搅乱一池秋水。素澜看到鱼腹翻滚、白沫四溅的景象,不免心生厌恶。琚含玄却连连冷笑,拍了拍手掌,转身走了。 他的夫人素芳鸾向来不怎么说话,直到他走远,她的目光才从几枝摇动的残荷上收回来,向素澜颔首微笑:"相爷喜欢看它们为争食丑态毕露。"她顿了顿,又对素澜说,"你姐姐是我义女,我也倚老卖老劝她一句--她本来是个温温弱弱的人,要是逞起威风,可就不招人喜爱了。小心,被人温柔地将上一军。"她想了想,欲言又止,款款笑道,"你不妨也帮我委婉地转告她。" 她虽是宰相夫人,可从来不在家中谈论宫廷、政局、战争,仿佛这辈子只打算袖手旁观。这时竟说出这样一句话,素澜不知她是出于什么心思,心里却没有认真对待:这位琚夫人虽然也冠着素姓,却不是素氏出身。康豫太后为她指婚时,念她多年服侍,赐她素姓荣耀己身而已。素氏女子自小受教的那些周旋宫廷的道理,她一概没有学过。她平日不显山露水,处事也未见高明,一遇到头疼的家务,便要转交素澜整饬。无论怎么看,她也只是深院中吃斋念佛的老妇。 素澜一直暗中轻视这位婆母,觉得她不过一介主妇,见识还不及姐姐素盈。她说的话,素澜也当作妇人之见,并未十分介意。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步天歌》其他试读目录

• 离宫
• 月色霜庭
• 沉梦·垂野星
• 且惜今
• 帝王家
• 皇权血酬
• 吾儿
• 逝水流年
• 七兽
• 步天
• 皇亲
• 还朝 [当前]
• 邕王
• 对立
• 不眠
• 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