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和校订,既疲惫,又兴奋。闭目小憩,四个月前出版社的马编辑在中国古动物馆科学课堂将《演化》交给张平老师和我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清淡幽雅的黑白照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干净简洁的排版方式——这本书的格调无一不与现在市面上五颜六色的科普读物和新媒体中嬉笑华丽的科普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翻开它,仿佛让人远离了喧嚣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置身于安静的博物馆大厅,聆听一具具动物骨架讲述着生命演化历程中的神秘与惊奇……于是,尽管被告知出版的时间十分紧迫,我仍然爽快地接下了这项工作,并立刻与胡晗、王维开始着手翻译——二位长久以来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每都能分享我对博物学和科普工作的热情与兴致,这一次也不例外。翻译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尚在学习阶段的年轻人。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越发喜爱上这本独特的书,不免想把这份喜爱之情与大家分享。
以唯美的黑白摄影作品展现动物骨骼,本书的表现方式在当今的科普书籍中实属罕见。摄影师和科学家精心呈现出的黑白画面,使我们暂时告别了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专心致志地窥探骨骼本身的科学规律。这些骨骼虽然形态各异,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动物都源于同一个祖先,而骨骼上的每一个特征,都是演化的结果。这正是古脊椎动物学最基本的研究范式——通过研究骨骼化石的特征变化,复原远古生命的演化历程。时下,生命科学的各研究领域早已进入分子水平,而通过骨骼形态去理解演化,这种古老而经典的方式反而令人既陌生,又新颖。
本书的文字十分简洁,一个个短小精干的演化故事读来毫不花哨。这种内敛、严谨又不失生动的文风,正是法国人常被忽略的理性一面的象征。长久以来,法国都给我们一种浪漫而充满激情的印象。但纵观历史,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最早统一的国家之一,曾一度站在世界文化的巅峰,成为理性思潮的重要策源地:卢梭、德拉克罗瓦、雨果、波德莱尔、杜拉斯这些浪漫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自法国,而笛卡尔、费马、拉格朗日、拉瓦锡、巴斯德、居里夫妇等伟大的科学家同样来自法国。就本书涉及的领域——动物学这门古典主义学科而言,布封、居维叶、拉马克、法布尔等都是名垂史册的一流动物学家,在人类探索生命世界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书独特的风格也使得读者可以用多种方式阅读:既可以按着作者的写作逻辑,依次阅读每个部分,由动物骨骼反映的身体构造入手(第一篇),了解物种形成的原理(第二篇),进而思索演化的动力与方式(第三、四、五篇),最终回归到演化所依托的时间维度上,并反思人类在演化进程中的位置(第六篇);也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随意翻开标题吸引你的章节,去了解演化中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为什么许多动物的指头数都是五个?哪种动物拥有“最著名的脖子”?为什么有些动物腿会消失?什么是环形种?什么是活化石?;还可以信手翻开书中的照片,阅读与这一具具骨骼相关的演化故事……相信无论何种方式,你都会对演化有新的认识,经历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关于本书的主题——演化,现今市面上无论教材、专著还是科普读物,都已经有大量书籍出版。然而,就我自己的工作经历而言,在翻看中国古动物馆的留言簿时,仍能经常看到参观者写下“进(演)化论已被证明错误”、“达尔文的思想已被证明错误”、“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已被证明不真实”这样的话。事实上,在当今科学界,从来没有人曾证明达尔文的演化学说是错误的,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可以代替演化学说的另一种科学理论,所有的新发现都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着演化的内涵,演化论依然是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根基。就此而言,演化论的学术探索不能停止,演化论的普及也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翻译这样一本以演化为题的书,能够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也是我们三人的荣幸。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法文原本和英文译本,缘起、前言、绪论、第二篇、第六篇以及附录的致谢部分由我负责;第一篇、第五篇以及附录的脊椎动物系统发育树、总索引、动物名称索引部分由胡晗负责;第三篇、第四篇以及附录的分类、术语表以及标本来源部分由王维负责。我们对文本做了必要的译注,以期提供完备的知识背景,使读者更顺畅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三人会进行讨论,然后将最妥当的译文呈现给大家。因此,三人排名虽有先后,实则付出了同等的时间和努力。同时,作为后学晚进,虽已尽力而为,匆忙之中,纰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感谢周忠和院士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鼓励后辈,并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感谢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对本书的细心校对,并对我们的翻译工作给予支持和体谅。感谢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老师将这样一本好书交由我们三人翻译。也感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的马编辑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对我们的理解、信任与帮助,定稿前四人围坐一起修订全书、谈天论地的时光真是令人怀念。
最后,我们要把这本书献给中国古动物馆小达尔文俱乐部的小会员们。一年以来,我们三人和古动物馆的同事们共同策划、组织了许多科普活动,与“小达尔文”们一起挖化石、捕昆虫、认植物、参观博物馆。能和这些博学多才的“小达尔文”们共同学习和成长,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演化》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们阅读的喜悦,并在你们成为“智慧之光”的路上给予一点力量。
邢路达
古脊椎所北楼
2015年10月16日
-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中文版——周忠和院士序
2017-02-24
能够应邀为中文版的《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作序自然十分高兴。一是,这是一本著名古生物学家撰写的介绍化石的通俗读物,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俱佳,权威且易读;二是本书的译者是我熟悉的三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前不久,我也曾应邀为这个朝气蓬勃的三人小组翻译的《演化》一书写过一个小序,在我熟悉的同辈青年学者中,他们的博学、严谨和文字功底还是让我颇为欣赏的。能这么快见到他们新的译著问世,我感到颇为惊讶而欣喜。
本书的作者理查德•福提,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资深古生物学家,在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30余年,发表研究文章250余篇,主要研究对象是三叶虫——生活在5.4-2.5亿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地史上多样性最高的古生物类群之一,当然也是化石爱好者最熟悉的明星化石之一。福提1997年就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06-2008年还曾担任世界最古老的地质学会——伦敦地质协会的主席。
福提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科普作家。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还频频获奖。例如,《藏匿的风景》曾获1993年的 “年度自然世界图书奖”;《生命:未经授权的传记》入围1998年的罗纳•普朗克科学图书奖;《三叶虫!演化目击者》入围2001年的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地球:一段亲密的历史》入围2005年的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科学图书奖。此外,福提还曾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主持人,拍摄有《幸存者:自然界中的不死生灵》(2012)、《化石奇境:隐藏在自然中的宝藏》(2014)《自然奇境:演化之岛》(2016)等多部纪录片。因其丰富的科普著作和对公众科学的突出贡献,福提被授予刘易斯•托马斯科学作家奖以及迈克尔•法拉第科学贡献奖。2002年成为布里斯托大学公众科技理解科利尔教席教授。
我曾有幸与福提教授于2013年在北京见过面,也是出自科普的缘分。当时他跟随BBC来中国古动物馆拍摄纪录片《化石奇境:隐藏在自然中的宝藏》的第二集,其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的重要化石发现。他渊博的知识以及对科普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从1984年首版,迄今已不断更新至第五版(2015年)。得益于近年来许多新的化石发现,新的观察和分析技术的进步,还有地质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新版本的章节和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是一本化石入门和古生物学研究的权威综合指南。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化石是什么,化石如何形成,怎样对化石进行分类鉴定,以及化石在我们理解地史进程和生命起源与演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丰富的知识。
本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不仅仅局限于古生物学研究,而且还扩展到与化石相关的地质学、生物学的诸多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大灭绝、人类的起源等热点问题。如今,化石的价值早已超出科学研究的范畴,因此作者还专门开辟最后两章,讲述公众常常关心的研究化石的实用价值(比如与石油和煤炭勘探的关系)以及他对化石收藏的见解,并为化石收藏者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全书配有全彩色插图以及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量藏品照片,相信所有对生命演化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对《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中的内容流连忘返。
我一直认为化石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论最直观的证据。它为我们理解37亿年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了无数珍贵的演化中间环节(或过渡类型)。生命的演化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变异、选择与时间。唯有化石记录能够提供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的时间坐标,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高阶分类单元的起源、演化的速率、地质环境背景等信息,诸如此类都是现代生物学无法替代的。化石研究当然还能帮助重建古环境,为更好地认识未来环境变化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提供历史的借鉴。
三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在自己并不轻松的科研和学习之余,能够完成这样一本书的翻译实属不易。加之,本书涉及大量的不同生物类群和种类的拉丁名、解剖术语,以及地质学、古生物学的专有名词,完全准确的翻译出来是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他们还是耐心查阅了了许多国内出版的相关领域教材和书籍,将这些专业词汇逐一译出。他们的认真与严谨值得赞赏。衷心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赢得读者的喜爱,并激励更多的化石爱好者或走向古生物学研究、科学普及之路,或仅仅就是增加一份对大自然更多的由衷喜爱与崇敬之心,了解化石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为化石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我想,这也是福提教授写作此书的初衷之一。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2016年12月24日
-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中文版——译后记
2017-02-24
这是我们三人共同完成的第二本译著。翻译这样一本由著名古生物学家撰写的古生物学入门综合指南,对于我们这样尚处学习阶段的后学晚进绝非易事,从接手到最终完稿共花费近两年时间,其中的苦乐实不足与外人道矣。如今这本书付梓在即,我们也想借此将本书的特色和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希望前辈以及和我们一样热爱古生物学的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本书由著名英国古生物学家撰写,不仅内容专业,而且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化石与古生物学研究相关的所有学科领域,可谓面面俱到。同时,英国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早期发展的重要国家,地史上的许多重要地层年代由英国学者根据英国的地层研究命名,英国的地质学机构和组织为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奠基性的工作。因此,由一位英国古生物学家将古生物学的故事娓娓道来,尤为动人。在语言方面,本书作者是既是学院派的研究者,同时也是著名科普作家,遣词造句颇为考究,但繁复的句式和英式幽默也是本书翻译的一个难题。对此,在不更改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尽量将较长的句子拆分成短句,并且根据语境对许多内容进行了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加工。此外,书中的计量单位按照中文习惯由英制改成了公制。
在结构布局方面,本书逻辑完整、内容系统:从古生物学的历史和现状谈起(第一章),进而讲述古生物演化的地史变迁和古环境背景(第二章)、寻找化石涉及的沉积岩石学、埋藏学(第三章),然后系统介绍了古生物化石的分类和各大重要门类的代表化石物种(第四章),并在接下来三章中讨论了古生物的生物学问题(第五章)、生命起源(第六章)、演化与灭绝(第七章)三个重要的研究方面,随后介绍了我们自己——人类的演化(第八章)以及近年兴起的新学科分枝——分子古生物学(第九章),最后介绍了化石的实际用途(第十章)和如何进行化石收藏(第十一章)。如此全面的综合指南,既是普通爱好者从入门的绝佳选择,也是有一定基础的职业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古生物学综合认识的趣味读物。其中,最后两章的内容实用性较强,讲述了古生物化石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为化石收藏提供了实用指南。
本书涉及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等几乎全部的重要古生物类群,然而大量的拉丁名、解剖术语、地质学与古生物学专有名词在过去的中文文献中没有中译名,尤其是物种拉丁名。古生物物种的命名方式花样繁多,最为常见的方式是以地名、发现者姓名或化石形态命名,也有一些为纪念或感谢某人而命名,更有一些直接使用本国语言或俚语命名,如近两年中国学者命名的“寐龙”(Mei long)、“奇翼龙”(Yi qi)等。因此,书中古生物物种拉丁学名的翻译是较为困难的事情。为了起到科学普及的效果,我们参考了《古生物命名拉丁语》(张永辂编著,科学出版社,1983)、《英汉古生物学词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4)、《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古生物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科学出版社,2009)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将这些专业词汇全部译出。其中许多命名时代久远的物种名称难以译出当时的韵味,只求文意准确。同时,作者虽然是职业古生物学家,但涉及面太广,瑕疵难免。比如属于盾皮鱼类的沟鳞鱼图片放在了无颌类;近年来认为是有颌脊椎动物基干类群的盾皮鱼类并入软骨鱼中叙述;可能包括多个自然类群的形态属舌羊齿放在了松柏类中进行叙述;植物类群叙述顺序没有按着演化时间的先后,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修订,并添加了译者注。
本书的书名Fossils: the key to the past,改写自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地质学原理》中的名句——“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论述了地质学研究将今论古的基本思想,一般直译为“现在是打开过去的钥匙”。因此,要表示出这层含义,最好直译为《化石:打开过去的钥匙》,然而反复念诵,这个标题很难想起莱伊尔的原句,而且太过平白,效果不佳。郑克鲁先生在2000年译过一本《化石:洪荒世界的印记》,是许多图书爱好者的阁中藏书,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既然难以保持原标题对莱伊尔的致敬,我们在翻译上对郑克鲁先生致敬也未尝不可。郑克鲁先生夫妇都是建国后的著名翻译家,郑先生还是法国文学史的重要研究者,图书馆法国文学书架上郑先生的译著触目皆是。而从文意的角度来看,“the key to the past”语带双关,一层是为我们打开过去奥秘大门的“钥匙”,一层是了解远古生命演化的“关键”,翻译为“洪荒时代的印记”反映了第二层含义,同时保持了与原文在句式结构上的一致;“洪荒”一词指史前时代,正是化石为我们解读的那一段历史。
感谢周忠和院士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感谢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对本书的细心审校;感谢古动物馆的同事们对本书翻译工作的支持与谅解;感谢北京大学郝守刚教授对古植物学部分译稿提出的修改建议;感谢布里斯托大学博士生张瀚文关于书中物种拉丁名翻译的讨论与建议;感谢本书策划编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吕建华先生对本书的重视和支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高立波女士对本书统筹、校对以及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本书1-4章、7章、8章、10章、扩展信息、术语表及索引部分由邢路达翻译;5章、6章、9章由胡晗翻译;11章由王维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国内出版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及生物学教材和书籍,在此我们也要对编写这些学习资料的前辈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仍要将这本书题献给中国古动物馆小达尔文俱乐部的小会员们。希望这本专业详实的入门书籍可以让你们对古生物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开启自己的化石采集收藏之旅。
译者
20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