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 --从前有个穷苦的姑娘,心地善良,长得也漂亮。她和她那坏心眼儿的继母住在森林里的一幢房子里。 --森林?森林早过时啦。我是说,我对这些荒野的背景已经审美疲劳了。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不是这么一幅光景。我们还是换换口味,来点城市风吧。 --从前有个穷苦的姑娘,心地善良,长得也漂亮。她和她那坏心眼儿的继母住在郊区的一幢房子里。 --好一点儿。但我要郑重其事地质疑“穷苦”这个词。 --但她就是很穷啊! --“穷苦”都是相对而言的。她住在一幢房子里,对吗? --没错。 --那么,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她并不穷。 --但那些钱没一个子儿是归她的!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坏心眼儿的继母强迫她穿褴褛的衣服,睡在壁炉里-- --啊哈!她们还有壁炉!我来告诉你罢,她们要是真穷,是装不起壁炉的。天黑以后,不妨上公园里来,到地铁站里去,去看看那些睡在硬纸箱里的人,那时我再告诉你什么叫“穷苦”! --从前有个出生于中产阶级的姑娘,心地善良,长得也漂亮-- --停一下。我想我们应该把“长得漂亮”去掉,你不觉得吗?如今,广告里铺天盖地都是些身材撩人的浮浪妞儿,女人们饱受威胁,要应付的对手已经太多啦。你就不能,呃,让她长得平民一点? --从前有个体型微胖的姑娘,她的门牙外突-- --我觉得,拿别人的长相开玩笑,这不厚道。再说,你这是在鼓励大家厌食。 --我没在开玩笑!我不过是在描述-- --跳过描述吧。描述令人压抑。不过,你倒是可以点明她的肤色。 --什么肤色? --你知道的:黑色啦,白色啦,红色啦,棕色啦,黄色啦。选择就只有这些。我这就告诉你罢,我对白皮肤真是腻烦死了。主流文化东,主流文化西的-- --我不知道她的肤色。 --好吧。或许她的肤色和你的如出一辙? --但这不是关于我的故事!是关于这个姑娘-- --一切都是关于你的。 --听起来,你好像根本不想听这个故事。 --噢,好吧,继续。你可以让她当个少数民族,这挺管用。 --从前有个姑娘,我们对她的血统不甚清楚,她其貌不扬,但是心地善良。她和她那坏心眼儿的-- --还有一件事。“心地善良”和“坏心眼儿”。你不觉得你该省省这些清教徒式的、刚愎自用的、诲人不倦的头衔吗?我的意思是,这一招用得太勤会让人条件反射,不是吗? --从前有个姑娘,其貌不扬,性情稳妥,和她的继母住在一起。后者不是个开朗、有爱心的人,因为她小时候曾被虐待过。 --好点儿了。但我对负面的女性形象实在审美疲劳啦!还有继母--永远是她们背负罪责!为什么不换成继父呢?再说,这也更合情合理,想想你接下来要描述的那些坏事吧。再加入鞭子和锁链。我们都知道那些心理变态、内心压抑的中年男人是个什么样儿-- --嘿,等等!我就是个中年-- --得了吧,诺西·帕克先生。可没人请您插一脚进来,换种说法也一样。这件事情你知我知,继续说吧。 --从前有个姑娘-- --她多大年纪? --我不知道。她是个年轻姑娘。 --故事将以婚姻收场,不是吗? --这……我是没打算剧透,不过--没错。 --那你就可以把这个俯就屈尊的、家长作风的“姑娘”二字划掉了。她是个女人,伙计,女人。 --从前有个…… --“从前”,那算个什么?关于业已风干的过去谈得已经够多啦。告诉我现在的事。 --有个…… --什么? --什么什么? --那么,为什么不是“这里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