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天下7、临床学针_医行天下7、临床学针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医行天下 > 7、临床学针

医行天下——7、临床学针

我与针灸有缘,但一直未动手尝试。我的第一个针灸老师是煤炭总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张世雄大夫。三年前,一位澳洲学中医的学生跟张大夫临床实习,我当英文翻译,每周三次跟着张大夫,看他望闻问切,然后取穴、扎针、拔罐。由于张大夫是针灸界的着名专家,医术高超,凡是他当班之日都人满为患,令我对针灸的魔力更有直观感受。当翻译有个好处,就是不得不听懂双方的语言并说出来,这样我被逼比实习生还要认真仔细,渐渐对针灸的兴趣越来越大,干脆拜了张大夫为师,经常到他家讨教。     几乎在认识朱大夫的同时,乐后圣给我引荐了另一位民间针灸高人杨真海,他除了有家传的针灸技法,还有用点穴治疗弱视、近视、老花眼等各种眼疾的绝活。老杨是乐后圣在一家医院的走廊里发现的,他就看了一眼老杨仿佛就看清了他。老杨和我至今也不知道乐后圣究竟用怎样的目光发现了我们与中医乃至我们三人之间的奇缘:乐后圣、杨真海和我,居然都是湖北老乡,而且我们三人老家的距离都不过三十公里,都在一个叫刘家场的古镇赶集。三人在老家彼此不识,却因为中医在北京走到一起。     老杨长的清癯,最醒目的是那满脸的胡子。一问,居然和我留胡子的原因一样,都是乐后圣指点的结果,因为“道人要有道像”。老杨虽然是民间高人,但也是科班出身,不过他在大学学的是地质,一辈子都在搞探矿。他父亲是鄂西山区的一名针灸高人,想在临终前将针灸绝活传给后人,但没一个子女原意搞针灸。老杨正好赶上单位解散,于是回到家乡,在老爸去世前扎扎实实地跟着学了一年。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学了针灸,而且连算卦和风水都一起学了。古人曰: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老杨既有老爸的绝活相授,又有读书的理论指导,自然进步神速,很快就纵横南北,开馆行医了。因为疗效显着,找他的病人不得不排队,而他自己也经常在诊所忙到半夜。     与老杨的相识,我也只能用同一个词来形容:一见如故。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他和乐后圣见面的那家医院,一共只有十几分钟,因为那天我得赶回湘西。从湘西回来第二次见老杨,他说乐后圣建议他和我一起云游,我一听云游就来了神。我说出发前正好可以向他学习针灸,他说也想跟我学点穴治疗中风偏瘫,大家一拍即合。老杨也是急性子,二话不说,当即邀我住到他家,这样一边看他治病一边学针灸,我也将点穴治疗偏瘫之术与其交流切磋。     以前看扎针是外行看热闹,自从用点穴治病后,我开始对针灸和其它外治疗法格外重视。看了几次老杨扎针,我拿起针就在自己身上扎开了。那些认为经络没有经过实证的人用针在自己身上一扎就知道经络是否存在了。什么是酸、麻、胀、痛?什么叫得气?针感往那条经络走?所有这些在自己身上一扎就知。这也是一种实证,自己有病就扎针治病,没病就扎针保健。老杨扎针时用了个小小的塑料管套住针,用手把针一弹或者一按就进了皮肤,痛感比较小。老杨的针法特点是,取穴远离病灶,而且用针少,如果能用一根针搞掂,就不用两根针。     我就这样一边跟老杨临床学,一边治疗身边的一些朋友。我的第一个病人是家里的保姆。她多年来一直腰疼,我问医院诊断结果是什么,她拿出诊断报告,上面写的是“肾囊肿”。那时我正在读一本针灸书《一针灵》,就开玩笑说:我只用一针就可以搞定!她被病痛折磨了很久,几次去医院排队看病的经历都像恶梦,所以她很痛快就答应让我治。我顺手从书上找到一个穴位在她身上扎了一针。说来也奇,顿时她腰就不痛了!当时她还以为是幻觉,说刚才稍微腰一弯一扭就会痛,现在怎么不痛了呢?又说吃了这么多年的药,医院治了这么多次都没好,你不可能几分钟就治好了。我问为什么?难道你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吗?她说感觉的确不痛了,可是这不符合科学啊!     我一听懵了,又是个相信科学而怀疑感觉的人!我说你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结果几个月过去了,她的腰从此再也不痛。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医行天下》其他试读目录

• 序幕:加拿大航班上的中医急救
• 1、乱世奇人
• 2、武当云游
• 3、武当道士
• 4、点穴高人
• 5、春节学医
• 6、拜师朱增祥
• 7、临床学针 [当前]
• 8、蜀山学艺
• 9、佛道兼游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