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天下4、点穴高人_医行天下4、点穴高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医行天下 > 4、点穴高人

医行天下——4、点穴高人

人生无常,而无常正是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中显现的。     继续进入鄂西的武陵山区,我对中医的考察和对楚文化的考察合而为一。这是策划奥运开闭幕式而催生的副产品,我们曾激烈讨论过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基本上融合在楚文化之中。我和好友相约搞两次长江文明考察。而这片区域正好在乐后圣指点我云游的路线上。     热心楚文化的忘年交杨斌庆和老友魏晓平加入了云游的行列。杨是湖北省着名书法家,曾任省政协副主席,晓平是戏剧导演,曾旅居法国多年,于是云游更加丰富多彩。沿途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竹简、最优美的丝绸和漆器,然而最令人震撼的是随州编钟,这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典型象征。楚文化中巫风盛行,巫与医紧密相连,而楚巫保存较好的部分都在鄂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中,土家医、苗医也在其文化变迁中与儒释道相融和,变成了中医的一部分。     龙山是当年湘西剿匪的地方,我在这里发现了小儿科推拿专家向永生。一问背景,果然又是非科班出身。他家五代行医,他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小儿推拿绝活,可避免儿童打针吃药!云游到永顺时,我终于碰了一个科班出身的中医彭振华,问他哪个大学毕业的?答曰:南京航空学院。从做航空机械改行做中医,跨度之大,令人遐想。原来他的本事也是跟巫、医双全的父亲学的。继续聊下去,我发现这又是个与向永生一样充满心酸的故事,因为他的民族医师证刚刚被县里没收了,不是因为医术不行了,而是政策突然改了。他和县里的一批行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中医突然成了非法行医,真让他们欲哭无泪,只能联合起来写信伸冤。     在与这位中医闲聊时,他不经意地提到另一位靠点穴治病的人,叫李仕平。说他不用药治病更快,我顿时来了情绪,赶紧让他当场就给李仕平拨通了电话。第二天,我就坐车到了酉水河畔李仕平的家门口。李仕平和我一见面就异常热情,把我的面相一看,就开始动员我与他合作。我说你不用劝我,因为我云游到此就是来找你的。他不解,我就将和尚发给我的短信给他看,上面清楚地写着我应到湘西的几个地方寻访民间中医。李仕平顿时大惊,说他一辈子就在这几个地方活动,感叹天外有天!     从此我住在他家看他点穴,听他讲江湖上的故事和病例。他家是个五层楼,一层猪圈,二层四间房是病房,住了几个偏瘫的病人和家属。他们都是抬着进来的,现在都可以走动了。我说我很想看他如何从头到尾抢救病人,结果第三天,亲眼目睹他抢救一个急性中风的病人,并当场录像。病人已经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眼睛充血,血压巨高,医院表示无力回天,家属才将病人抬来。他的抢救处理在医院看来肯定像开玩笑:只用手指在病人身上点了几下,病人就当场苏醒,意识有了反应,前后不过几分钟。第二天早晨再点穴几分钟,病人已经能说话、吃饭,第三天早晨再点穴几分钟,病人就下地走路了,到这时总共累计的点穴治疗时间还不到一小时。病人一星期后完全康复出院,我第二年去病人家回访,发现她不仅没有任何后遗症,而且继续在老年腰鼓队活蹦乱跳地打腰鼓。中医点穴治病,原来可以如此简单有效!     老李自幼习武,在湘西的河流上跟各类奇人怪杰学了不少江湖绝技,其中有武术、医术,也有巫术,他甚至向监狱里放出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偷偷学习。他点穴治病的绝技就是从武术的点穴中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他已经用点穴治好了很多中风导致的偏瘫和心脑血管疾病。他的病人大多被抬着进来走着出去,而且几乎全是在医院治疗无效而退出的“垃圾病人”。     回到北京,我就开始对李仕平进行宣传推广。我不仅将国内的病人,而且将美国、台湾和香港的病人陆续带到湘西,令李仕平倍受鼓舞。后来我将几十个由外国针灸师组成的国际中医代表团带到湘西考察,包括澳洲的“冲浪道人”沃利。为进一步推广点穴法,李仕平执意让我跟他学医,因为我云游未完,没敢贸然答允。后来他又几度来电催促,让我赶紧开始学点穴。我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跨入了中医江湖。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医行天下》其他试读目录

• 序幕:加拿大航班上的中医急救
• 1、乱世奇人
• 2、武当云游
• 3、武当道士
• 4、点穴高人 [当前]
• 5、春节学医
• 6、拜师朱增祥
• 7、临床学针
• 8、蜀山学艺
• 9、佛道兼游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