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上的疯女人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外国文学> 阁楼上的疯女人

阁楼上的疯女人

8.7

作者: [美] S·M·吉尔伯特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副标题: 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
译者: 杨莉馨  |  [美] 苏珊·古芭
出版年: 2015-2
页数: 897
定价: 99.00元
装帧: 平装(上下册)
丛书: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
ISBN: 9787208125537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异,终于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结合时,一个疯女人的出现粉碎了简•爱的一切梦想,这个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这个疯女人毁掉了庄园,弄瞎了罗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姻缘。

本书问世前,大多数读者对伯莎这 个疯女人并不太重视,自从有了本书,人们忽而重新发现了一个类别。这些疯女人公然无视“妇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作恶多端、自取灭亡……但本书作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告诉我们,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她们将这个疯女人从阁楼上请下来,就是为了抨击父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精神束缚。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也是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汀、玛丽•雪莱、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等人的作品,打破了民族、地域与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的疆界,将19世纪的英美女性文学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并归纳了构成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传统中一系列重要的意象、象征与隐喻,如天使、魔鬼、月光、水、面纱、蛛网等等。

此书自问世以来,以其激进的批评姿态和对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的全新阐释,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 Gilbert)、苏珊•古芭(Susan Gubar)

均为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她们是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之一。两人长期合作,撰写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诺顿女性文学选集》《没有男人的地带》等女权主义批评论著。

杨莉馨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女性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我的河在向你奔来”:20世纪英语女作家在中国》等;译著有《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通过身体思考》《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文尼莎与弗吉尼亚》等。

目录:

总序

初版序言

第二版导言 学术界的疯女人

第一部分 走向女性主义诗学

第一章 王后的窥镜:女性创造力、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和有关文学父性特征的隐喻

第二章 句子的影响力量:女性作家与作者身份的焦虑

第三章 洞穴的寓言

第二部分 在小说之屋内:简•奥斯汀笔下可能的房客

第四章 关在散文里:奥斯汀少女时代作品中的性别与文体

第五章 简•奥斯汀的覆盖故事(及其秘密的代理人)

第三部分 我们是如何堕落的?弥尔顿的女儿们

第六章 弥尔顿的幽灵:父权诗歌与女性读者

第七章 恐怖的孪生子:玛丽•雪莱陛下的怪物夏娃

第八章 从反面透视:艾米莉•勃朗特的地域《圣经》

第四部分 夏洛特•勃朗特的幽灵自我

第九章 心房里有一个秘密的伤口:《教师》中的学生

第十章 自我与灵魂的对话:相貌平常的简的历程

第十一章 《谢利》中有关饥饿根源的思考

第十二章 露西•斯诺被埋葬的生活

第五部分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监禁与意识

第十三章 由于失落而敏感:乔治•艾略特面纱背后的幻象

第十四章 作为毁灭天使的乔治•艾略特

第六部分 愤怒的力量:19世纪的女性诗歌

第十五章 放弃的美学

第十六章 女人—白色:艾米莉•狄金森的蛛丝

跋 “标出那新崛起的亚特兰蒂斯” 杨莉馨

译名对照

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