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破碎之处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诗歌> 词语破碎之处

词语破碎之处

8.1

作者: [德] 格奥尔格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格奥尔格诗选
译者: 莫光华
出版年: 2010-7
页数: 288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ISBN: 9787560842967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S.,Stefan George (1868~1933)

格奥尔格

德国诗人。生于宾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亲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并多次到欧洲旅行。结识了马拉梅、魏尔兰、纪德和罗丹等。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 。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得尔堡等地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他不愿与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 (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 《心灵之年》 (1897)、 《第七枚戒指》 (1907)、 《新的帝国》 (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这种唯美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倾向,曾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赏,因而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它的宗旨是通过创造严格的诗的美来振兴德国的文明。这个集团有作家沃尔夫斯凯尔、海泽勒和文学评论家贡多尔夫、沃尔特斯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曾一度与他们接近。格奥尔格在政治上虽没有同德国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传机构仍然利用他的思想为第三帝国服务。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S.,Stefan George (1868~1933)

格奥尔格

德国诗人。生于宾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亲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并多次到欧洲旅行。结识了马拉梅、魏尔兰、纪德和罗丹等。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 。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得尔堡等地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他不愿与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 (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 《心灵之年》 (1897)、 《第七枚戒指》 (1907)、 《新的帝国》 (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这种唯美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倾向,曾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赏,因而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它的宗旨是通过创造严格的诗的美来振兴德国的文明。这个集团有作家沃尔夫斯凯尔、海泽勒和文学评论家贡多尔夫、沃尔特斯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曾一度与他们接近。格奥尔格在政治上虽没有同德国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传机构仍然利用他的思想为第三帝国服务。

目录:

译者序卷一 早期诗选卷二 选自《心灵之年》卷三 选自《生命之毯和梦与死之歌》卷四 选自《第七个环》卷五 选自《同盟之星》卷六 选自《新帝国》卷七 选自《日子和作为》附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