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到共和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张爱玲> 从革命到共和

从革命到共和

7.9

作者: 陈建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出版年: 2009年10月
页数: 409页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32开
ISBN: 9787563390168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近年来部分重要论文,冠名以“从革命到共和”,乃取自张灏先生“转型时代”的概念,即自清末到民国,知识群体互争雄长,推动思想潮流,建构公共空间,而报刊杂志等传媒则起了关键作用。本书以孙中山、梁启超为例,探讨晚清“革命”话语的理论与实践,而关于拿破仑一文说明其英雄传奇在中国的传播轨迹,到“新小说”中却被描画成“英雄末路”,意味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对于“革命”价值的接受出现某种转折。

本书主要论述民国时期的都市通俗文学、电影与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关系,描绘文学与文化多元竞争的盛况。重点之一是针对现下学界的流行看法,强调“通俗”(即“鸳鸯蝴蝶派”)文学不仅在大众启蒙及打造时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切入都市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共和”宪政的自由与民主理念。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生于上海,198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2002年获哈佛大学文学博士。1989-1991在美国加洲大学柏克莱分校作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欧柏林学院,今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发表专著《十四至十七世纪中国江浙地区社会意识与文学》、《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与李欧梵合著)、《“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1》、《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及文学创作《陈建华诗选》、《去年夏天在纽约》等。

目录:

革命话语与文学革命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关于“革命”的历史化与“后设”诠释问题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

报刊杂志与政治文化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1921-1926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以文学杂志“通信”与“谈话会”栏目为例

文学、电影与都市文化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1920年代通俗文学与电影的整合及其文化政治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

文本、文学主体与欧美现代主义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张爱玲《传奇》与奇幻小说现代性

张爱玲与塞尚——1940年代的“写实”与“超写实”主义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