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当代文学>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8.7

作者: 李杨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6-5
页数: 370
定价: 18.10元
ISBN: 978753283693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构成了与历史的诗学对话。是李杨继《抗争宿命之路》后的第二本专著。

全书分别解读了《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共八部50年代到70年代的红色革命经典作品,分析透彻精辟,有些给人以茅塞顿开之感,有些解释则引人深思,这本书不禁是当代文学专业的重要收获,对想了解这一段历史、文学与文学史的人也会很有启发。

目录:

第一章 《林海雪原》

——“革命通俗小说”:“传统”与“革命”的融合、分裂与冲突

一、“英雄”

二、“儿女”

三、“鬼神”

四、“旧瓶”与“新酒”

第二章 《红旗谱》

——“成长小说”之一:“时间”、“空间”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一、“成长小说”视阈中的朱老忠形象

二、从“家族复仇”到“阶级斗争”

三、“田园诗”与“历史小说”

第三章 《青春之歌》

——“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一、政治叙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二、《青春之歌》的另一种阅读方式:情爱叙事

三、“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

第四章 《创业史》

——“现代性”、“知识”与想象农民的方式

一、在两种革命之间

二、“旧农民”序列

三、新农民形象

四、梁生宝与梁三老汉

第五章 《红岩》

——“红色圣经”中的现代性革命

一、“革命不回家”

二、“个体”与“神性”

三、“身体的意识形态”

四、“虐恋”与“向死而生”

第六章 《红灯记》

——“镜像”中的“自我”与“他者”建构

一、“样板戏”:在“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二、《红灯记)的版本沿革:从电影、沪剧到京剧

三、“镜像”中的“自我”

四、“镜像”中的“革命”

五、“京剧”与“革命”

第七章 《白毛女》

——在“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之间

一、文本生产过程

二、歌剧《白毛女》中的“政治革命”

三、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文化革命”

四、“文化革命”视野中的“延安文艺”

第八章 《第二次握手》

——“地下文学”的三种叙事方式:言情小说、政治叙事与民族寓言

一、言情小说中的“男人”与“女人”

二、政治叙事中的“知识分子”与“党”

三、民族寓言中的“中国”与“西方”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