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延安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鲁迅> “鲁迅”在延安

“鲁迅”在延安

7.1

作者: 潘磊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8月
页数: 174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3376483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大量原始资料从“话题”入手对延安时期关于鲁迅精神遗产的接受、诠释和意义转化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清晰、细致的辨析和梳理,深入分析了其时政治家与文人在政治场域、文学场域对鲁迅的诠释和认识,并进而揭示了这些诠释和认识如何影响和形塑了四十年代中后期乃至建国以后中国当代的文化性格和意识形态。

从延安的特定语境来考察鲁迅被叙述、被演说的历史,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本书在大量的文献梳理中,多角度地呈现了鲁迅接受史中复杂的一幕。其中一些文本的解析和细节的凝视,将鲁迅之于延安文化深切地展示出来。作者在众多史料的整理和论述里,表达了复杂的精神感受,文中的史学意识是健康的和实事求是的。论文的突出特点是,勾勒出了鲁迅身后在复杂的文化群落中扮演的角色。其中关于整风话语中的“鲁迅”,鲁迅作品模式化解读的形成,有较高的认识价值,是对鲁迅研究的一个丰富。整个论文朴素扎实,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

本论题着重梳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解读鲁迅的独特方式,意在把握“鲁迅”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延安是如何展开的,鲁迅是如何被叙述、被言说的,进而揭示当时延安精神空气的特点及其衍变,以及延安思想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复杂纠葛,应该说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学术工作。《“鲁迅”在延安》这一题目要求回到“历史现场”,这就需要查阅大量原始资料,作者在这一方面是下了功夫的,而且还阅读并诠释了一些过去不大为人们所知的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做到了“用史料说话”,这也是应当肯定的。

——王培元(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引论

上篇

第一章 1937—1942年的“鲁迅”

第一节 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

第二节 鲁迅战士形象的确立

第三节 对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

第二章 1942—1949年的“鲁迅”

第一节 对鲁迅“党性”的开掘

第二节 整风话语中的“鲁迅”

第三节 鲁迅作品模式化解读的形成

第四节 1945—1949年的“鲁迅”

下篇

第三章 延安的鲁迅纪念活动

第一节 周年纪念大会

第二节 纪念鲁迅的社论

第四章 鲁迅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在延安的实践

第一节 以周文和吴玉章为中心的延安大众化运动状况的描述

第二节 周文的大众化实践与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关系

第三节 鲁迅关于新文字的思想与吴玉章倡导下的新文字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鲁迅’在延安”年表

附录二 曾彦修先生谈“‘鲁迅’在延安”

附录三 张仃先生、灰娃女士访谈录

作者简介:

潘磊,女,1978年3月出生,河南平顶山人。1995年至200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相继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于2005年7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在郑州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目录:

引论

上篇

第一章 1937-1942年的“鲁迅”

第一节 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

第二节 鲁迅战士形象的确立

第三节 对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

第二章 1942-1949年的“鲁迅”

第一节 对鲁迅“党性”的开掘

第二节 整风话语中的“鲁迅”

第三节 鲁迅作品模式化解读的形成

第四节 1945-1949年的“鲁迅”

下篇

第三章 延安的鲁迅纪念活动

第一节 周年纪念大会

第二节 纪念鲁迅的社论

第四章 鲁迅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在延安的实践

第一节 以周文和吴玉章为中心的延安大众化运动状况的描述

第二节 鲁迅的文艺大众化思想与周文的大众化实践

第三节 鲁迅关于新文字的思想与吴玉章倡导下的新文字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鲁迅’在延安”年表

附录二 曾彦修先生谈“‘鲁迅’在延安”

附录三 张仃先生、灰娃女士访谈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