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通论续编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武侠> 武侠文化通论续编

武侠文化通论续编

0.0

作者: [加拿大] 王立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页数: 42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1009654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武侠文化通论》一书的续编,在前书基础上,《武侠文化通论续编》另辟新题,共分为四编22章。首编主要从刺客侠义、文人咏侠诗、唐五代以沉着宽容为豪及唐人人际关系等体现的豪侠精神,分析了古代早期侠文学中的文化传统。二编从汗血马意象、义禽义兽代诉冤、武侠神行术、比武打擂等叙事母题,寻究明清小说其所受中古汉译佛经为中介的外来影响。三编从性别文化等角度,阐发了明清通俗小说复仇侠女形象、女将金莲描写等特色所突出的文化意义,以及女性比武招亲的人类学、民俗学规则等。

作者简介:

王立教授,文学博士,大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元明清文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教吉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夭学等校,在海内外出版有《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主题学系列丛书”(三种)等多部著作。

目录:

前言 武侠文学的文化史意义、民族风情及外来参照 一、武侠文学的社会风俗史意义 二、武侠文学中人类学内蕴的发掘 三、武侠文学的伦理核心与叙述模式 四、武侠文学的外来因素及其研究的参照第一编 侠义文化传统编 第一章 醒悟: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刺客侠义母题 一、刺客的酬恩知遇临危授命 二、刺客的辨明善恶良知突萌 三、刺客的幡然醒悟反戈一击 第二章 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表现 一、侠的豪气与区域、季节氛围表现 二、梁代咏侠诗中的剑与马 三、梁代诗中侠的知遇情结与侠的咏叹 四、梁代文人咏侠诗审美表现探源 第三章 唐诗豪侠精神中的少年情结 一、年少慕侠情结?建功立业时代理想 二、市井游侠风习讴歌与少年年龄特点表露 三、功业豪气抒发的参照及民间侠少传闻内蕴 第四章 敢以豪气服他族——唐人豪侠情怀的传播外射举隅 一、唐人让他族折服的种种方法 二、显示国力和服他族过程中的诡计及过分表现 三、豪气服他族传统风气的历史追溯 第五章 唐五代以沉着宽容为豪略论 一、唐代皇帝稳重宽容的具体表现种种 二、唐代大臣稳重宽容对于政绩的良性促进 三、稳重宽容的叙述结构及其表达的喜剧效果 四、士人文化和唐代思潮撞击的历史成因 第六章 人际关系与唐代社会的豪侠精神 一、君臣关系所体现的豪侠尚气 二、君民关系上体现的豪侠尚气精神 三、大臣与同僚及下属关系所体现的豪侠尚气精神 四、家庭关系中所体现的豪侠尚气精神第二编 侠义叙述的中外交流影响编 第七章 汗血马、中西交流与豪侠英雄气概 一、汗血马的出血原由及神化原因 二、天马龙驹传闻功业取向之于汗血马传说的介入 三、抒情文学中汗血马传说精神气概的扩散 四、叙事文学中宝马意象的充实及佛经来源 第八章 义禽义兽代诉冤故事及其佛经文献渊源 一、明清笔记小说中的义兽代诉冤 二、关于义禽代人诉冤的描写 三、中古汉译佛经对于母题的触媒作用 第九章 《水浒传》中戴宗神行术源流考 一、《水浒传》及明清小说中的神行术及相关器具 二、神行术的佛经与道教信仰来源 三、神行术的久远信奉和现实生活根据 第十章 《金台全传》打擂母题、狂欢化色彩及佛经来源 一、《金台全传》其书及打擂母题的多重表现 二、打擂母题的民间狂欢性与口头文学的影响 三、中古汉译佛经比武描写及其打擂场面刻画 第十一章 从《九云梦》看中国文学对朝鲜小说的影响 一、从龙女获救与求偶看人仙之恋的异同 二、从柳意象看小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三、侠女和剑术母题对女性弱势观念的超越 四、小说骑射功夫的表现及中外交流色彩第三编 明清小说侠文化的性别视角编 第十二章 男权社会中的完美女性——《水浒传》中的侠女复仇故事 一、琼英复仇的社会根源与儒家伦理内核 二、复仇动机:“变化示真相”与“冤死尸如生” 三、梦中学技、以技复仇与香引奇缘母题 四、女性完美复仇结局的必要保证:贞节 五、复仇侠女琼英的爱情观与“幸福”婚姻 第十三章 《儿女英雄传》十三妹形象的性别文化意蕴 一、女性复仇的反传统性及十三妹的反性别特征 二、侠女十三妹的女性意识 三、男性话语中的女性角色 四、侠女十三妹形象所反映的作者理想 第十四章 女将与金莲——清代通俗小说中女将性别描写的文化内蕴 一、小说女将容貌描写与金莲的关系 二、女将、金莲与性别身份的含义 三、缠足争议及汉族文人对缠足的特殊关注 第十五章 比武招亲——一个具有人类学依据的江湖侠义规则 一、比武招亲:—个带有世界性意义的人类学母题 二、比武招亲仪式的程式、规则及旁观者反应 三、比武招亲所带来的团伙内部的重新整合效益 四、招亲比武特定情境下的女性性别意趣描写第四编 金庸小说及其外来影响编 第十六章 金庸小说动物求医报恩母题的佛教文献溯源 一、猿求医及看守秘笈故事的文学史渊源 二、虎、象、狼求医故事的文学史渊源 三、侠代动物疗伤母题的佛经渊源及旧派武侠小说表现 第十七章 金庸小说“过目不忘”母题的中外文献来源 一、金庸小说“过目不忘”母题表现种种 二、过目不忘母题的西来佛教文化溯源 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性别色彩及文化内涵 四、对于过目不忘内蕴的其他解释 第十八章 金庸小说寻宝夺宝母题的佛经文学来源 一、金庸小说寻宝母题的多样化运用 二、文学母题史的佛经与本土文本溯源 三、宝之真谛及其对母题伦理价值的审美创新 四、藏宝图的价值、功用及来源 第十九章 金庸小说中冰蚕意象母题的文本来源 一、金庸小说中的冰蚕意象及朱眼冰蟾描写 二、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对于冰蚕描写的开创之功 三、冰蚕崇拜的叙事文本来源 四、冰蚕描写的形象学创作方法及成因 第二十章 金庸笔下动物大军描写的中外文本渊源 一、动物列阵与佛经故事中的相关图景 二、金庸小说中动物与人亲密关系的佛经来源 三、金庸小说中的“闪电貂”来源 四、怪兽描写的“异国情调”与区域文化风光 第三十一章 金庸小说声音伤人母题的中外文献来源 一、金庸小说声音伤人描写的种类 二、声音表现在小说塑造人物和营构情节的作用 三、明清小说及旧派武侠小说的相关描写 四、声音伤人描写的外来佛经渊源 第二十二章 金庸小说海洋描写的文化内涵 一、海战描写中人与自然的对立对抗 二、海岛描写中透露的个体生命意识 三、大海景观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四、大海意象与武侠小说的传奇性延展附录一 从叶洪生、林保淳《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谈起附录二 隋正光:斧破千帆,花开树头——读王立教授《武侠文化通论》附录三 薛秀艳: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衍化——读王立教授《武侠文化通论》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