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9.4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有關「中國」與「週邊」概念的再澄清
出版年: 2017-2
页数: 2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8237014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作者简介: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及中國的思想、文化與宗教史。著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宅茲中國》、《想像異域》、《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

目录:

引言 「從周邊看中國」到「歷史中國之內與外」 xv

壹 「周邊」的重新界定:移動與變化的「中國」 1

一 從〈禹貢〉到《史記》:「九州」與「中國」

二 統一與統合:帝國內部政治、制度與文化的同質化

三 內與外:古代敵國的爾疆我界

四 有疆無界:移動的「周邊」

貳 成為「中國」:「外」何以成「內」 27

一 從《職貢圖》說起:「朝貢之邦」與「神州帝宅」

二 「胡化」與「漢化」:帝國向南再向南

三 宋明之「中國」:仍是「九州」?

四 歷史的頓挫:大清帝國的擴張

參 成為「外國」:「內」何以成「外」 47

一 「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北宋的西北與西南

二 「限山隔海,天造地設」:安南成為異國

三 「少虧尺寸」:帝國疆域贏縮之無奈

肆 核心與邊緣:凝聚、雜糅、延續 67

一 「歷史過程」:如何書寫「中國」形成的歷史?

二 制度、社會與文化:「中國」得以延續的基礎

三 穩定的、移動的和交錯的

四 傳統帝國與現代國家的糾纏

伍 重思所謂「漢化」、「殖民」與「帝國」 85

一 政治史與文化史:如何重新理解「漢化」

二 同與異:大清帝國也是「殖民主義」嗎?

三 何謂「帝國」:歷史中國何時是帝國?

結論 如何解釋「中國」?

在現代概念與古代歷史之間 123

附錄 對「天下」的想像

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131

後記 199

引用文獻 205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