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心理学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学> 编剧心理学

编剧心理学

7.9

作者: [美] 威廉·尹迪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Psychology for Screenwriters : Building Conflict in Your Script
副标题: 在剧本中建构冲突
译者: 井迎兆
出版年: 2014-7
页数: 28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ISBN: 978755022882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一套以经典心理学理论建构的编剧法则

剖析剧本背后冲突结构,完善角色心理轨迹

◎应用弗洛伊德精神官能冲突原理构建剧情,强化人物深度

◎以荣格原型理论塑造电影角色,满足观众潜意识需求

◎完整呈现“英雄旅程”结构模型,创作真实可信的故事情节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从心理学 角度分析剧本创作原理的编剧教程。书中分别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等心理学名家的理论出发,对人物塑造、故事构建和冲突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讲解。每章章末皆配有相关习题,加强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崭新的创作灵感。你将从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创造有说服力的动机和令人信服的认同发展,以及塑造拥有真实情感的人物原型。

[ 推荐语 ]

当尹迪克博士致力于将电影剧本的写作便利化时,每一位喜爱电影的人都会发现,对我们而言,情节与角色背后的心理学分析真是一场盛宴。编剧、电影制作人、心理学家以及电影狂热者们都会发现他的书很吸引人,而且充满启示。

——肯德尔·桑顿博士,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助教

本书对编剧、电影制作人、电影分析者以及电影学和心理学的学生而言,是一本必读的书。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成为那些渴望写出成功剧本,或拍出成功电影之人的宝典。尹迪克博士对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角色特征以及情节线的叙述是清晰而且直接的。他的书直接对角色发展、人物塑造以及剧本分析提供了具体的帮助。

——苏珊娜·约翰逊博士,心理学教授,《女同性恋父母》、《男同性恋婴儿潮》作者

尹迪克博士的书对心理学知识如何阐明与引导电影拍摄的论述,是全面且深具洞察力的。毫无疑问,本书对于编剧和任何有兴趣了解电影工业中故事讲述的复杂性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的书。

——莫拉·皮洛蒂博士,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助教

在电影心理学方面,你无法找到另一个更清晰或更精确的引导了。对于电影编剧和铁杆粉丝而言,这是一个既杰出又深具启示的伴侣。书中透彻而深情的论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如何被运用在无数伟大的影片中,做了一次极佳的展示与导览。

——马库斯·C·泰尔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作家,可能也会遗忘那些重要的知识,即用来对写作方向错误的剧本,或太接近于人类表面冲突的剧本进行改正的知识。对电影编剧来说,尹迪克的书好比是海洋上的信风,带领他们在孤独的航行中,于预期时间之内驶进港口。

——斯图尔特·费斯修夫博士,编剧,《媒介心理学期刊》资深编辑,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介心理学教授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剧作的书。对于任何对电影制作产业有兴趣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的书。在理解情节、角色发展,以及故事讲述艺术等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方面,本书是一本全面性的指引手册。

——罗伯特·C·迪莱,作家,锡达格罗夫娱乐公司

作者简介:

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1993年自纽约大学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音乐治疗硕士学位。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特殊教育教师和创作艺术治疗师的工作后,他又从康奈尔大学取得了发展心理学博士的学位。尹迪克是一位活跃的电影编剧、作家、编剧顾问和纽约奥克戴尔道林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在那里他开设了“电影中的心理学”“西部片”“电影中的认同”,以及“个人身份的建构”等课程。

井迎兆,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制作硕士。译有《电影剪辑概论》、《电影镜头设计》。著有《电影剪接美学》、《追古铄金 笔墨扬辉 国画大师 井松岭》。曾执导纪录片《1997香港人在台湾》、《九七 香港 台湾人》、《九七前后——台湾人在香港》、《作家身影——文学赤子:龙瑛宗的美丽与哀愁》、《作家身影——推巨石的人:王文兴》等。

目录:

推荐语

致 谢

译者序

导 论

第一部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一章 恋母情结

第二章 精神官能冲突

第三章 性心理阶段

第四章 自我防卫机制

第五章 梦的运作

第二部分 埃里克·埃里克森

第六章 规范冲突

第七章 认同危机及其他

第三部分 卡尔·荣格

第八章 角色原型

第九章 情节的原型

第四部分 约瑟夫·坎贝尔

第十章 千面英雄

第十一章 女性英雄的旅程

第五部分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第十二章 自卑感情结

第十三章 同胞争宠

第十四章 生活方式

第六部分 罗洛·梅

第十五章 存在的冲突

第十六章 自恋时代的原型

第十七章 结 语

参考片目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文章试读:儿子对母亲充满矛盾的迷恋只是恋母情结中的一面,他不可避免地将会明白,父亲是他获得母亲的爱与注意的对手,而且这位对手的能力是远远强过自己的。这个对抗导致儿子对父亲产生侵略感与敌意。像俄狄浦斯一样,杀死他的父亲拉伊俄斯,然后娶了母亲伊俄卡斯忒。儿子希望能彻底打败他的对手,以获得母亲的爱,并将母亲完全据为己有。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对父母产生的分裂的感情(对母亲的爱与对父亲的敌意),反映了两种基本的冲...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