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运动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哲学>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运动

9.2

作者: [美]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王炳文  |  张金言
出版年: 2011-2
页数: 990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ISBN: 978710007512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一书是专为英美读者写的一部现象学入门书,完成于1959年,多次再版和修订。本书是根据1982年第三版译出。作者是按照现象学运动的历史向一般读者介绍现象学运动,对现象学运动的起源、成长和繁衍加以简明易懂的叙述。著者认为,现象学运动并不是胡塞尔一个人的现象学的发展史,这个运动的多样性比起他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更为突出。本书从现象学纵向的历史发展方面和横向的传播方面,展示了现象学运动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迄今为止介绍现象学的一部最全面、最完整的著作。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缩写词表

导言

1.现象学运动的定义

2.无亲缘关系的诸现象学

A.非哲学的现象学

B.哲学的现象学

3.预告

第一编 现象学运动的准备阶段

第一章 弗朗茨·布伦塔诺(1838—1917):现象学运动的先驱

第二章 卡尔·施图姆福(1848—1936):实验现象学的奠基人

第二编 现象学运动的德国阶段

第三章 艾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的纯粹现象学

第四章 最早的现象学运动

第五章 本质的现象学:马克斯·舍勒(1874—1928)

第六章 尼古拉·哈特曼(1882—1950)的批判本体论中的现象学

第七章 作为现象学家的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

第三编 现象学运动的法国阶段

导言

第八章 法国现象学的早期阶段

第九章 作为现象学家的加布里埃尔·马塞尔(1889—1974)

第十章 让-保罗·萨特(1905—1980)的现象学

第十一章 莫里斯·梅洛-庞蒂(1908—1961)的现象学哲学

第十二章 保罗·里科尔和几个同人

第十三章 埃马纽埃尔·莱维纳(1906—):现象学的哲学(斯特凡·施特拉塞尔撰写,H.施皮格伯格译)

第四编 现象学运动的地理分布

1.绪言

2.德语地区:“现象学的复兴?”

3.法国:继续与选择

4.意大利:侵入

5.西班牙:由于现象学而复兴

6.拉丁美洲:繁衍

7.葡萄牙地区:支流

8.英国的景象:起伏不定

9.美国和加拿大:宽容

10.俄国:渗透

11.东欧:对话

12.印度:近似

13:日本:回声

14.评价

A.今日的状况

B.代替预测

第五编 现象学方法的要点

A.现象学与现象学方法

B.现象学方法是对简化主义的反抗

C.现象学方法的诸步骤

1.研究特殊现象

a.现象学的直观

补论:现象学只探讨主观现象吗?

b.现象学的分析

c.现象学的描述

2.研究一般本质(本质直观)

3.理解诸本质关系

4.观察显现的方式

5.考察现象在意识中的构成

6.将对存在的信念悬搁起来

7.解释隐蔽的意义

D.结论

附录

图表I:德国现象学运动年表

图表II:法国现象学运动年表

图表III:英美国家现象学运动年表

主题索引(以及经过选择的现象学术语词汇表)

人名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