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传记> 内藤湖南

内藤湖南

7.7

作者: 傅佛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Politics and Sinology: The Case of Naito Konan, 1866-1934
副标题: 汉学与政治
译者: 陶德民  |  何英莺
出版年: 2016-3
页数: 363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 978721410353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内藤湖南不仅是日本二十世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记者与公众舆论的“意见领袖”,而且也是当时日本具有权威的汉学家与历史学家。凭着记者的敏锐与历史学家的睿智,他不仅就时局提出了许多颇具预见性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极富创见的中国宋代“近世说”;同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提出了许多如今依然颇具争议性的观点。

美国著名学者傅佛果将他的这一双重身份界定为“公共事务评论家(publicist)”,并以此为前提考察了湖南的政治与学术思想的成长过程,从而既准确地描述了湖南关心时政的记者形象,也精彩地描绘了湖南热爱汉学的现代史学家风貌。

原著是第一本用英语写作的关于内藤湖南的正式研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作者有着出色的日语能力。湖南的著作自不必说,他还解读了战前日本的报刊评论等诸多文献。即使对于今日的日本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由于原著的出版,使得英语圈的人们不再觉得内藤湖南是一个要遥远的存在。

——井上裕正(日本奈良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汉学基础,以及有关日本思想史和历史学方面的学识,要完成本书这样的研究根本是不可能的。

——Marius B. Janse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傅佛果先生著作等身,谓之欧美中国学界成果最多的学者,也不为过。写作本书时的他就像是一位高明而细心的外科医生,根据1970年代出版的十四卷《内藤湖南全集》和他自己努力收集的数十种全集未收报刊文章,对内藤思想的来龙去脉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一丝不苟,务求中肯和客观。其深厚的日中文化素养、谨严的学术态度和宽阔的比较视野曾受到多位书评者的肯定。

——陶德民(东亚文化交涉学会首任会长)

作者简介:

傅佛果,1950年生于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讲座教授,当今欧美著述最多的历史学家。曾以本书获美国亚洲学会“现代中日关系研究奖”,以《中江丑吉在中国》获日本每日新闻“亚洲太平洋奖”。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原版谢辞

导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序章

第一章 明治中期的日本与中国:初步概观

欧洲人的中国观

明治日本的汉学

访问过中国的日本人和中国的改革论者

第二章 青少年时期的湖南

鹿角地区的学问传统与湖南的祖辈

内藤十湾与明治维新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

初期的政治关系——内政与外交

来到战场东京——作为记者崭露头角

反政府民族主义与明治时期的新闻

文化民族主义与中国

第三章 1890年代——中国的改革与汉学家湖南的诞生

改革的序曲——高桥健三与湖南

经由战争的改革

走上汉学的研究之路——湖南的中国史试论

经由殖民地化的改革——台湾时代

经由中国人自己实行的改革——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经由中日文化交流的改革——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章 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与清史研究

“黄金时代”的京大学者生活

关于清朝史的初期研究

清朝衰亡与清朝史研究的进展

《清朝衰亡论》

《清朝史通论》

清朝史研究的目的

第五章《支那论》——时代划分与共和政治的本质

《支那论》的执笔动机

中国史的时代划分法——内藤史学的活力

《支那论》与中国地方社会的本质

作为共和政治之社会基础的“乡团”

对《支那论》的批判

关于唐宋变革的详论

“上古”“中世”的时代划分法

时代划分与“近世”的意义

第六章现代政治与支那学——湖南的政治观(1907—1934)

对政治领导者的评价

对中国的政治混乱的理解

关于外国干涉中国的问题

日本在中国以及亚洲的作用

朝鲜论

《新支那论》

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的改革论

满洲与“满洲国”

第七章历史的评价——湖南与共和政治的萌芽

日文版译后记

中文版译后记其一

中文版译后记其二

附录

1清朝的皇帝

2中国的朝代与湖南的时代划分

文献一览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