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的教育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社会学> 感官的教育

感官的教育

8.0

作者: [美] 彼得·盖伊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Education of the Senses: The Bourgeois Experience, Victoria to Freud, Volume 1
副标题: 《布尔乔亚经验》第一卷
译者: 赵勇
出版年: 2015-2
页数: 696
定价: 108
装帧: 精装
丛书: 布尔乔亚经验
ISBN: 9787208122048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彼得•盖伊(Peter Gay)

德裔美国史学家,耶鲁大学荣休教授。1923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于此任教。他著作等身,研究广泛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启蒙时代》、《魏玛文化》等在文化史研究领域具有典范意义;而研究后期又以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是心理分析史学的实践者,代表作《弗洛伊德传》更是试图将精神分析、传记与历史相互结合。盖伊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历史学会杰出学术贡献奖、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金奖等重要奖项。

五卷本《布尔乔亚经验》系列是盖伊晚期最重要作品,彼得•盖伊探究了现代社会秩序与商业文化源头的19世纪布尔乔亚阶层的观念转变,主题广泛涉及性爱、暴力、自我认知、教育理念、文学艺术等诸多精神与文化领域,展现出一幅构建于人类基本经验下的全景式时代画卷。其研究方式与成就,至今无出其右。

作者简介:

彼得•盖伊(Peter Gay)

德裔美国史学家,耶鲁大学荣休教授。1923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于此任教。他著作等身,研究广泛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启蒙时代》、《魏玛文化》等在文化史研究领域具有典范意义;而研究后期又以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是心理分析史学的实践者,代表作《弗洛伊德传》更是试图将精神分析、传记与历史相互结合。盖伊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历史学会杰出学术贡献奖、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金奖等重要奖项。

五卷本《布尔乔亚经验》系列是盖伊晚期最重要作品,彼得•盖伊探究了现代社会秩序与商业文化源头的19世纪布尔乔亚阶层的观念转变,主题广泛涉及性爱、暴力、自我认知、教育理念、文学艺术等诸多精神与文化领域,展现出一幅构建于人类基本经验下的全景式时代画卷。其研究方式与成就,至今无出其右。

目录:

总导言

概论

1. 提纲挈领;2. 经验的维度

第一章 定义的张力

1. 从名到物;2. 简单化的诱惑;3. 认知的战争

第二章 变迁的缔造者与殉道者

1. 新的流行;2. 快车时代

感官教育

布尔乔亚经验,I:情色日记

1. 梅贝尔• 卢美斯;2. 梅贝尔• 卢美斯• 托德;3. 梅贝尔• 卢美斯• 狄金森

第一章 甜蜜的布尔乔亚性爱

1. 两人的天堂;2. 不确定的数字;3. 性的问题

第二章 攻势的女人与守势的男人

1. 前进中的妇女;2. 危险中的男人;3. 望而生畏的女人;4. 心理和身体的性

第三章 现实的压力

1. 生命和死亡的事实;2. 从意识到控制;3. 关于马尔萨斯的争论

第四章 饱学的无知

1. 虚假的纯真年代;2. 焦虑的职业;3. 向知识的逃亡

第五章 身体知识

1. 柏拉图式的放纵;2. 身体的经验;3. 冲突中的读者;4. 距离的信条

第六章 自我的强化

1. 寻求安全;2. 作为文化症候的社会科学;3. 舒适的民主化;4. 私人的经验

附 录

关于梅贝尔• 托德日记中的性象征符号的说明

参考文献综述

插图出处

致谢

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