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社会学>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8.1

作者: [德] 勒佩尼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
译者: 李焰明
出版年: 2011-6-1
页数: 390
定价: 3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思想与世界
ISBN: 978754950507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书的由来、内容、形式与风格: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沃尔夫•勒佩尼斯在法兰西学院欧洲讲坛(1991—1992)作出了经典阐释,《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一书即是该系列演讲结集而成。法兰西学院几百年来一直是欧洲最著名的科学机构之一,其欧洲讲坛享誉世界。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专门阐释了近代意义上的欧洲知识分子的源起、类型和责任,以文艺复兴以来重要人物(涉及拉罗什富科、布丰、卡尔•冯•林奈、约翰•温克尔曼、圣伯夫、保尔•瓦莱里、马尔萨斯、亚当•斯密、马克斯•韦伯、卡尔•曼海姆、马修•阿诺德、朱利安•班达、米歇尔•福柯、哈贝马斯、皮埃尔•布迪厄、乔治•康吉扬等)和重要思潮为线索,以知识分子的经典困境——“乌托邦与忧郁症”为主题探讨了社会的有序与无序;从博物学到自然史的变化,论及世界知识和自然界秩序的确立。贯穿其中的是欧洲精神政治的历史,并对当下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作出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沃尔夫•勒佩尼斯(Wolf Lepenies)

1941年出生于东普鲁士,德国首屈一指的知识精英,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教授,曾任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长(1986—2001),并曾在世界多所大学任职。主要著作有:《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忧郁与社会》、《自然史的结束》、《圣伯夫:现代性之初》等,其《三种文化:在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社会学》(1990)已成为经典之作。

1984年获亚历山大•冯•洪堡奖,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Joseph-Breitbach奖,2000年获特奥多尔•豪斯奖。2006年荣膺享有盛名的“德国书业和平奖”,近年荣获该奖的有哈贝马斯、奥尔罕•帕穆克、苏珊•桑塔格、劳迪奥•马格里斯等。

2006年“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辞:

沃尔夫•勒佩尼斯“以极大的活力在其他城市和机构中撒播自由思想的种子,把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带入和平的对话之中。他用文化学习共同体的希望图景代替了文化冲撞的恐怖景象”。

《德国新闻报》评论沃尔夫•勒佩尼斯:

沃尔夫•勒佩尼斯“是有着科学家视角的作家,是启迪心智的传记作者,也是笔触坚定的散文家,他会证明在行为和知识、道德和科学之间有着一种经久不变的联系”。

译者 李焰明

安徽巢湖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研究生导师。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主要译著有勒•克莱齐奥的《战争》(合译)、乔治•桑的《魔沼》,以及《存在主义》、《我的父亲左拉》、《自由小姐》、《红色巴西》、《深夜旅行的女人》等。

目录:

序言

第一讲

乌托邦的终结与忧郁的回潮:对旧大陆知识分子的审视

一、信念的起源与终结

二、具有坚定信念的人与多愁善感的人

三、 旧大陆的知识分子

第二讲

乌托邦思想与忧郁症

一、伯顿与《忧郁症的解析》

二、乌托邦与禁止忧郁

三、忧郁症与权力

四、宫廷与沙龙

五、资产阶级的忧郁:18世纪的德国

六、社会与孤独

第三讲

无聊产生之地

一、引言

二、乌托邦:没有烦闷也没有忧伤

三、贵族沙龙和资产阶级沙龙

四、内在性与内部

五、追忆似水年华

六、保尔•瓦莱里与泰斯特先生

第四讲

禁止行动与思考之弊害

一、思考与忧郁

二、行动者与思想者:拉罗什富科

三、德国资产阶级:不受权力约束的忧郁

第五讲

博物学和自然史:现代性之初

一、引言

二、从博物学到自然史

三、从疾病分类学到疾病史

四、拉瓦锡时代:期刊作品

五、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六、走向后历史

第六讲

词与物:布丰

一、风格即人

二、布丰的对手:林奈

三、博物史和文学

第七讲

一位算得上是诗人的科学家:温克尔曼与艺术史的创立

一、缩略本流行的时代

二、命名与分类

三、艺术史的创立

四、 “不管是否愿意,他必定是一位诗人”

第八讲

社会科学之初:人类学家和作家格奥尔格•福斯特

一、旅行家和观察家

二、理性和感性

三、我们珍贵的文学骑士

四、康德的批评家:福斯特

五、启蒙时代的怀疑论者

第九讲

社会学之初:卡尔•冯•林奈和《天谴》

一、实验神学

二、《天谴》就像生命感悟

三、礼帽党和便帽党:林奈时代的瑞典

四、物理神学与神正论

五、自然政治学与经济学

六、凌驾于其他所有生物之上的生物?

七、社会起源

八、林奈所回避的道路:马尔萨斯和亚当•斯密

九、博物学、伦理学和社会学

第十讲

科学的起源和道德的丧失

一、开篇

二、以自然之名的一场革命

三、人化自然的美

四、人的特殊位置

五、科学道德的丧失

六、自然的历史化

七、向进化论的过渡

八、一个愚蠢的时代的信念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讲

19世纪的知识分子教会:圣伯夫及其他

一、开篇

二、忧郁的典范:拉罗什富科

三、博物史观照下的文学

四、文学是报复

五、幽居隐修院的工作者

六、知识分子的教会

第十二讲

20世纪的知识分子教会: 从马修•阿诺德到卡尔•曼海姆和朱利安•班达

一、诗人与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二、马修•阿诺德与圣伯夫之间的文学友情

三、有关知识分子历史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阶层

四、德国的学者和法国人的脑袋

五、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六、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

第十三讲

德国知识分子的背叛:如此甜蜜的合作(1.法西斯主义)

一、法国与德国:婚约

二、戈特弗里德•贝恩的生平和著作

三、一种不问政治的艺术的变质

四、欧洲知识分子的希望和背叛

第十四讲

德国知识分子的背叛:如此甜蜜的合作(2.共产主义)

一、被窃取的革命

二、“多亏你们,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德国”

三、共同体的梦想与敏感的美德

四、大迁徙的结束和新的思想混乱

五、政治神学和实用政治

第十五讲

未来:旧大陆知识分子与欧洲统治的结束

一、概述

二、多样化的欧洲

三、“历史终结”之神话的终结

四、移民时代与文化的可译性

五、罗西尼和桑格尔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