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乐园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建筑> 天堂与乐园

天堂与乐园

8.7

作者: 董豫赣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王明贤主编建筑界丛书第二辑
出版年: 2015-9-1
页数: 207
装帧: 平装
丛书: 建筑界丛书
ISBN: 978711218092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中国造园未必不模仿山水绘画,山水绘画未必不借鉴山水诗歌。郭熙本人就建议画家以晋唐诗人一些入画的山水诗情,来润泽山水画的画意修养。区别仅在于——中国山水诗、画、园的理想,都是栖居其间的人境理想,而西方近代最伟大的诗人,在描述自然风景时,或许是语言的翻译损失,或许是他们身体失乐园的时间过于遥远,他们最优美的自然诗歌,与他们风景绘画的体裁与水准都很近似。他们多半以两种感情讴歌自然——将中世纪讴歌造物主的激情借来讴歌自然,自然多半以康德名之为崇高的气势出现,它们以感叹号强调出的气势憾人,就难免拒人千里;要么回到中世纪之前的旧约时代,所流露出的多半就是亚当夏娃对原生态抱有的一类资源性感情 对自然不厌其繁的物种刻画,多半还停留在中国汉赋对苑囿里动植物种类的资源性感情。这类感情,使得西欧园林,至今还常以植物种类的多寡而被赏析,而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与农林专业一样,还总以学生对植物种类的记忆来甄别学生。

中国园林的山居诗情,由伟大的山水诗人谢灵运锻造,他曾为庐山慧远撰写过墓志铭,却因佛根不净而没能成为白莲社诸子,他被批评为“拖着魏晋玄学尾巴”的诟病,正说明他是从玄谈老庄向山水忘情转折的关键人物。

将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与王羲之的《兰亭诗》相比,六首《兰亭诗》,仅有“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两句,在描述会稽山水的身体感受,其余诗句则多半聚焦于玄谈生死,而谢灵运这首诗的十六句,仅以末尾四句在玄学物理,其余十二句,都在描述让“游子憺忘归”的山水诗境,他以“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的诗句,准确表达出山水居游的身体愉悦。

作者简介:

董豫赣,初,懵懂学建筑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虽有数门功课不及格而侥幸毕业;又于清华大学师从张复合教授研习近代建筑,虽因论文之事推迟半年亦能履冰而过;后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王国梁教授研修中国园林,却因英语语言的不过,虽毕业而未获博士学位。不能西语而好为人师,先在北京工业大学任教五年,后被张永和聘至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至今。为厘清讲义所断续撰写的几十篇杂文,居然有各类杂志愿意刊登,偶然著成的几本小书,居然多半重印,机缘巧合所建成的几幢建筑,也颇自得。近十年来迷恋造园,在造园之余,能在北大开设“现当代建筑赏析”大课之外,亦将“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的课程,从最初的三十余人的小课,开成一百余人的大课,心亦慰藉。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自序

第一章 庭院与墓园

一 开敞与封闭

二 四合院与柱廊院

三 庭院与墓园

四 园林与景观

第二章 天堂与乐园

一 衣冠驱逐

二 衣冠南渡

三 仙境与空间

第三章 诗情与画意

一 入画山水

二 如画景观

三 山水诗情

四 陵园与乐园

第四章 栖居与现实

一 栖居与建筑

二 栖居与景观

三 建筑与景观

四 栖居与现实

第五章 建筑与庭园的实践

一 水边宅

二 清水会馆及庭园

三 膝园

四 红砖美术馆及庭园

五 君山小院

第六章 身体之思

一 身体与尺度

二 身体与光线

三 身体与姿态

四 身体与庭园

第七章 屋顶之思

一 坡顶与生活

二 坡顶与向度

三 坡顶月风景

四 屋檐与出挑

第八章 墙身之思

一 墙身与壁龛

二 横幅与立幅

三 装折与门窗

四 造型与自然

第九章 宅地之思

一 地面与屋顶

二 屋顶与花园

三 面阔与景深

四 取景与朝南

父志铭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