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宗教> 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

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

0.0

作者: 姜守誠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
页数: 432
定价: 9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617775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姜守誠,1975年生,山東煙臺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聊城大學,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第一站)。2008年8月~2009年7月,(臺灣)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後(第二站)。2005年7月起,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道教史、道門文獻、齋醮科儀、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合著四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哲學動態》《中華文史論叢》《簡帛研究》、(臺北)《新史學》、(臺南)《成大歷史學報》、(嘉義)《世界宗教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三項。

作者简介:

姜守誠,1975年生,山東煙臺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聊城大學,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5月~2008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第一站)。2008年8月~2009年7月,(臺灣)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後(第二站)。2005年7月起,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道教史、道門文獻、齋醮科儀、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合著四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哲學動態》《中華文史論叢》《簡帛研究》、(臺北)《新史學》、(臺南)《成大歷史學報》、(嘉義)《世界宗教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三項。

目录:

序(王子今)

緒 論

一 考古發現對道教學術的重要性

二 早期道教研究的方法問題

三 本書的內容框架

上篇:方術與道術

第一章 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考釋

一 釋文考訂:研究歷程與學術回顧

二 簡文編綴及篇題與性質

(一)簡數調整與組合編綴:爭議及共識

(二)篇題的擬名與文書的格式

三 釋文與譯文的釐定

(一)釋文

(二)譯文

四 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

(一)數字“三”的神秘性

(二)“司命史公孫強”是何許人也

(三)“白狐”是打通生死兩界的靈獸

(四)“柏丘”折射的空間觀念

(五)“白茅”的辟邪功用及財富象徵

(六)丹復生後的兩件事

(七)祠墓的禁忌

(八)先秦宗教人文語境中的“鬼”及生死轉換狀態

五 結論

第二章 漢代“血忌”觀念對道教擇日術之影響

一 “血忌”溯源

二 道門“血忌”

(一)房中擇時

(二)章醮擇日

(三)道醫養生

(四)斫竹木去蟻

三 結論

第三章 入山與求仙

——《抱朴子•登涉》所見漢晉時人的入山方術

一 入山的必要性:何山可入?

二 入山擇日:何時可入?

三 入山的防身物品

(一)鏡子

(二)符書:《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

(三)符印:七十二精鎮符、包元十二印

(四)符策:八威玉策

四 隱身術

五 知鬼名

(一)山精

(二)物怪

(三)禽鬼

六 辟蛇術

(一)武都雄黃

(二)“畫地作獄”的炁禁術

(三)厭勝法

七 涉水術

八 辟鬼術

(一)辟鬼三法

(二)入山秘符的功效

九 辟虎狼之術

(一)符印法

(二)氣禁法

(三)暮宿山中避虎狼之禁方

十 結論

第四章 道教“四縱五橫”觀念考源

——從放馬灘秦簡《日書》“直五橫”談起

一 放馬灘秦簡《日書》“行不得擇日”篇釋讀

二 道書所見“四縱五橫”符圖及咒語

三 有關“四縱五橫”的幾個問題

(一)“四縱五橫”的稱謂命名

(二)“四縱五橫”的象徵含義

(三)“四縱”與“五橫”:哪個先畫?

(四)畫地與祝告:何者先行?

(五)畫地(符)的工具

(六)對於圖案的處理方式

四 結論

下篇:葬俗與信仰

第五章 放馬灘M14秦墓板畫反映的喪葬信仰

一 資料介紹

二 猛虎在墓葬中的角色及功用

三 六博圖在墓葬中的象徵含義

四 結論

第六章 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體現的冥界觀

一 牘文釋讀

二 釋文與譯文的釐定

(一)釋文

(二)譯文

三 有關內容的解讀與分析

(一)復生女子的婚姻歸宿與身份認定

(二)黃圈的含義及其象徵

(三)拘魄於地府

(四)鬼神飲食與天廚、地廚

(五)斂衣與薄葬

四 結論

第七章 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牘與漢晉墓葬之禁忌風俗

一 資料簡介

二 “直開”與建除方術

三 喪葬禁忌與時日吉凶

(一)“八魁、九坎,年(玄)望、朔晦,東井、七星”釋讀

(二)“歲墓年命”釋讀

(三)“日月時拘校復重”釋讀

(四)“四時不食”釋讀

四 “拘校復重”與“承負”“解除”

(一)“拘校”及相關語例之徵引

(二)有關“復重”(“重復”)及“承負”等語辭的統計與分析

(三)“死注”與“解除”——“洛子死注咎”釋讀

(四)解“五方(五行)之厄”

五 有關偶人的幾個問題

(一)偶人的種類、數量及其功用

(二)偶人的質地——試析松柏之木的宗教功能

六 “天帝”“天帝使者”等稱謂的統計與分析

(一)有關“天帝”“天帝使者”等用語的資料索引

(二)關於“天帝”“天帝使者”真實身份(或原型)的幾種猜測

七 結論

第八章 北涼“緣禾二年”冥訟文書與六朝道教“冢訟”觀念

一 文書語辭辨析及內涵探研

(一)“緣禾二年十月廿七日,高昌郡高寧縣都鄉安邑里民 趙貨辭”條解讀

(二)“行年卅,以立身不越王法”條辨析

(三)“今橫為叔琳見狀枉死,即就後世,銜恨入土”條辨析

(四)“皇天后土,當明照察”條辨析

(五)“鹽羅大王,平等之主,願加威神”條辨析

(六)“召琳夫妻及男女子孫檢校”條辨析

(七)“冀蒙列理,辭具”條辨析

(八)“貨母子白大公、己父,明為了理,莫爰歲月”條辨析

(九)文書內容之釋讀

二 冥訟文書與勾魂法術

(一)六朝葬俗中的冥訟文書

(二)勾魂索命文書

(三)拘生人魂魄

三 六朝道教的“冢訟”觀念

(一)“冢訟”語辭分析——以《赤松子章曆》《真誥》為中心

(二)《真誥》所見“冢訟”之別稱:“鬼訟”“鬼注”“冢注”

(三)“冥訟”與“冢訟”之異同

(四)“冢訟”之緣由——八十一訟

(五)斷“冢訟”之法

四 結論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