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7.7

作者: [英] 吉尔·布兰斯顿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Cinema and Cultural Modernity
译者: 闻钧  |  韩金鹏
出版年: 2012-6
页数: 271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媒介与文化译丛
ISBN: 978730120758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电影研究的复杂历史和中心议题,在相关的社会与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探讨,凸显出电影在更为宽泛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书中涉及的主要议题包括:好莱坞的历史,我们如何理解作者导演、明星制、全球大片,以及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失望。作者所勾画出的电影研究模式是:关注电影在形式上的“文本性”,同时也承认电影研究在更广阔的“再现”议题中的位置。作者通过书中列举的论辩和史实证明,我们能够既不忽视人们“消费”电影时真实的快感,又能运用新的批判性理论来解释现代性所带来的持续的社会与文化不平等。

作者简介:

吉尔•布兰斯顿,在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媒介与文化研究学院从事电影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

英文版丛书主编前言

致谢

导言

电影并未死亡

现代性

好莱坞、电影研究,以及本书

第一章好莱坞的历史

早期电影史

作为文化工业的电影

消费文化

片厂制

古典的还是标准化的?

对于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思考

第二章“全新”的好莱坞

后片厂制的历史

高概念和多渠道销售的过山车电影

全面全球化的媒体集团

第三章“全球流行”的电影?

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和电影

“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FX特技和全球化叙事

展示全球/地方的不平等

第四章作者与能动性

关于作者和电影的理论

关于场面调度

文化政治、能动性和作者

作者品牌:希区柯克的案例

集体生产和能动性

第五章明星、身体与灿烂的群星

制片厂历史中的明星

明星与文化政治

观众与影迷

表演、形象、演出

后片厂制时代的明星

第六章电影感动观众

“文本性”的局限

穆尔维与视觉震撼

电影心理分析

认同与叙事

从观者到观众

“逃避”,乌托邦,影院

第七章确立一种批判性的“再现政治”

从再现到身份

再现,刻板印象,政治

各种现实主义

观众

再现的负担

回到未来?

术语表

参考文献

文章试读:...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