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回忆录> 王蒙

王蒙

6.7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出版年: 2005-01
页数: 261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049400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共收集王蒙三十余篇文章,在书中,王蒙用他一贯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邵荃麟、萧也牧、夏衍、毕淑敏、铁凝、张洁等已故或健在的友人,通过与他们相处时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将人物形象以速写的笔法立体呈现出来。除了对邵荃麟、夏衍、冯牧、丁玲等已故友人的怀念外,王蒙在书中还直言个别作家朋友们的短处,比如他调侃陆天明“呆”劲十足,毕淑敏的名字普通得如同任何一个街道妇女,张洁则是越老越不够宽恕。对此,王蒙在序言中解释道:“写人的时候我带着几分二愣子劲儿,因为吾爱吾师吾友,但吾更爱真理,哪怕由于过分直言而被友人痛恨一时。”

从《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中,可以读出作者的感情。怀念,何以不成样子?王蒙在序言《人与时间》说的明白:“写人的时候我带着几分二愣子劲儿,因为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吾爱真理,所以才爱吾师,敬吾师,爱吾友,哪怕由于过分直言而被友人痛恨一时。请问,如果对于友人还不敢说实话,一辈子还有机会讲几句实话呢?而始终不讲实话,不是活活要憋死了吗?”

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旋即回到祖籍河北省南皮县龙堂村。4岁时再回北京。5岁上小学。10岁时跳级考入中学。11岁即与地下党建立了固定联系。1948年10月10日近14岁时入党,是地下党员。1949年调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工作。1952年任东四区团委副书记等。1953年开始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4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并参加了1956年全国第一届青年作者会议。1956年秋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引起极大反响。1958年错划为右派,1979年改正。1958年后在北京郊区劳动。1962年任北京师范学院教员。1963年赴新疆,曾在伊犁地区农村劳动多年,并曾任自治区文联编辑、维吾尔语翻译。1979年调回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198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82年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同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目录:

序:人与时间

邵荃麟:你就这样含冤离去了么?

萧也牧:一个甘于沉默的人

华霞菱:华老师,你在哪儿?

萧殷:鞠躬尽瘁的园丁

江南:何期泪洒“江南”雨

克里木・霍加:满面春风的好人

铁依甫江:遥望天山,欲哭无泪

陆天明:九死未悔的郑重

刘力邦:我还能遇到这样的人么?

胡乔木:不成样子的怀念

旧事旧诗偶记

毕淑敏:作家――医生

夏衍:提炼到最后的精粹

乔羽:人人称他乔老爷

周扬:目光如电

悲情的思想者

陈染:凡墙都是门

冯牧:一以贯之的身影

陈荒煤 党和人民的一匹老马

丁玲:令人思量和唏嘘

附:陈明《事实与传说》

周巍峙:仁者之风巍峙也

王任重:切身的怀念

王小波:难得明白

曹禺:永远的雷雨

王昆:踏遍青山歌未老

宗璞:兰气息,玉精神

韦君宜:独一无二的纯洁和认识

冰心: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

冯骥才:灿烂的笑容

铁凝:一个把自己放在书里的作家

李一氓:永远的怀念

黄秋耘:“官愈做愈小”的老革命

张光年:形象与境界长存

张洁: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