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三国史

三国史

8.4

作者: 马植杰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3
页数: 465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1001271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三国史》内容简介:作者生长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南合村,儿时祖父授以古文旧史,作者个人也喜读爱国英雄故事,尤嗜读《三国演义》,为了知晓三国人物的真实情节,也不时翻阅陈寿《三国志》中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作者青年时顶佩服诸葛亮,至今犹老而弥笃。作者在学校主要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和历史文选课。由于三国历时很短,作者开选修课时不曾开《三国史》,而是开《秦汉史》,但也讲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作者在西北大学学习时(1941至1945年),主要读先秦古籍,毕业后主要攻读秦汉史。但,作者对秦汉史的熟悉,远远赶不上三国史。三国为时短,材料少,易掌握。《三国志》为年青时所常读,故记忆比较牢靠。曹孟德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作者对此深有同感。作者于1983年从兰州大学回到河北,先曾打算在旧秦汉史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秦汉断代史,但因规模较大,眼高手低,力不胜任,乃转而写《三国史》。作者非常感谢人民出版社张作耀、张维训、乔还田、张秀平诸先生给作者的帮助和教益,特别是维训先生自始至终给拙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甚至亲自动手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而秀平先生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尤令作者永誌不忘。安徽大学历史系王鑫义主任给作者提过许多意见和要求,还寄赠他未曾发表的论著稿,使作者获益非浅。作者幼时老师、乡前辈数学家赵慈庚老,对拙稿有关数学等部分,给以精心指导,感戴实深。

作者年临古稀,余日无多,人之将死,其思也善,每念平生受教惠最多的是杨拱辰师;作者作研究生时导师翦伯赞老亦多加关助。其他师友,一事之助,一言之教,亦何尝不盘桓脑际,愧无以为报!一生百无所长,唯读书思古最是心愿,颇悔素日为学律己不严,致老而无成,此区区拙稿,尚望海内同好,悯而教之,实为至幸。

目录:

第一章 东汉王朝的衰落

一、东汉后期宦官的擅权

二、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其与宦官的斗争

三、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章 军阀混战局面的展开

一、董卓专政及其暴行

二、关东军阀起兵讨伐董卓

三、李榷等之乱

四、袁绍的强盛

第三章 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

一、曹操的兴起

二、官渡之战

三、曹操统一北方

第四章 孙策、孙权兄弟和刘备的兴起与赤壁之战

一、孙坚、孙策的相继兴起与被人刺杀

二、孙权继业与孙氏政权的巩固

三、刘备的兴起

四、三顾草庐

五、赤壁之战

第五章 三国分立局面的确立

一、曹操平定关陇

二、别具特色的汉中张鲁政权

三、刘备取益州、汉中

四、孙权袭取荆州

第六章 对曹操行事的剖析和评议

一、关于曹操与汉室的关系

二、从《求才三令》谈到曹操的用人

三、对曹操的评价

第七章 刘备托孤与诸葛亮的治蜀和北伐

一、夷陵之战与刘备托孤

二、诸葛亮治蜀

三、联吴与南征

四、诸葛亮北伐

第八章 孙权对吴国的统治

一、孙权的用人

二、张温、暨艳与吕壹事件

三、皇位继承人问题与陆逊之死

第九章 曹魏的政治与司马氏专政

一、曹丕、曹壑的统治

二、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矛盾与曹爽被杀

三、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优劣

四、司马氏专政与消灭反抗势力

第十章 蜀汉之亡和司马氏代魏成晋

一、蒋琬、费伟相继执政

二、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三、司马氏代魏成晋

第十一章 吴国晚期的政治及其衰亡

一、诸葛恪辅政及孙峻、孙林相继专权

二、孙[日告]的暴政

三、陆抗镇守荆州

四、晋灭吴

第十二章 曹魏的屯田

一、募民屯田的举办

二、民屯的组织

三、屯田民的赋役负担

四、军屯

五、屯田的作用及民屯的废止

第十三章 土家制度

一、土家制的建立

二、土家的待遇和地位

三、土家屯田

第十四章 曹魏扶植自耕农政策与田租户调制

一、曹魏扶植自耕农和抑制豪强的措施

二、田租户调制

第十五章 曹魏的农田水利与工商业

一、农田水利与漕运

二、手工业和商业

三、曹魏与倭人的和平友好往来

第十六章 蜀汉的经济

一、军士屯田

二、自耕农和地主经济概况

三、水利和农业

四、手工业与商业

第十七章 孙吴的经济

一、屯田的兴办时间和地点

二、孙吴屯田的衰落

三、孙吴的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四、孙吴的手工业和海外交往

第十八章 三国时的匈奴和乌恒、鲜卑

一、匈奴

二、乌桓

三、鲜卑

第十九章 三国时的羌族和氏族

一、羌族

二、氏族

第二十章 蜀汉的少数民族

一、叟族

二、棘族

三、濮族

第二十一章 吴国的少数民族

一、山越

二、武陵蛮

三、南越

第二十二章 中央官制

一、曹操时期的司空、丞相掾属

二、三公及诸卿

三、尚书、侍中、中书等近官

第二十三章 地方官制

一、州官

二、郡国官

三、县官

第二十四章 三国的经学和史学

一、曹魏的经学

二、蜀、吴的经学

三、荀悦的《汉纪》

四、鱼豢的《魏略》

第二十五章 三国的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

二、何晏与王弼的玄学

三、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六章 三国的文学艺术

一、三国的文学

(一)郑玄的散文

(二)曹操的诗文

(三)曹丕的诗文

(四)曹植的诗文

(五)所谓蔡琰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

(六)孔融和正粲的诗文

(七)阮籍和嵇康的诗文

二、三国的书法与绘画

第二十七章 三国的科学技术

一、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

二、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三、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四、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著名外科医生华伦

后记

附:三国形势图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