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训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的教训

中国历史的教训

7.6

作者: 杨师群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6
页数: 364
定价: 48.00元
装帧: 软精装
ISBN: 978730810020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的教训》凝结着作者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沿革及其相关的人物、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审视与通俗评述。试图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项、制度变迁、重要人物、主要典籍中寻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沉疴与教训,发现中国近代愚昧落后的总根源。

本书的主旨是大师陈寅恪先生一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课题,也是我这辈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深刻教训,给人们增添一些智慧,以帮助国家、 民族不断进步 ,应该是笔者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

……

我的第一本专著 《 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就试图从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这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制度变迁中寻找有关答案;第二本专著《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主要是从中西古代社会比较研究的层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各方面的主要缺陷与差距。两书总结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历史教训,但因为是学术方面的深度考察,对一般民众来说就显得有些疏远。所以,这第三本书,就想在上述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的文笔与简洁的语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沿革及其相关的人物、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审视,对中国历史上一件件重大事项、一桩桩制度变迁、一个个重要人物、一部部主要典籍……作一个简明扼要和深入浅出的通俗评述,从中寻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有关制度文化的沉疴与教训,可以说,这本书凝结着笔者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

——杨师群

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政治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政治制度才是检验一个民族智慧水平的核心标准!政治制度的落后必然造成这个民族的弱智!中国近代愚昧落后的总根源就在这里,这样的历史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

——杨师群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在此书中,杨师群老师通过一篇篇短文对中国历史中最关键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拨乱反正式的梳理,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是是非非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

——学者、作家刘瑜

对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并不妨碍“同情之批判”。陈寅恪先生曾有撰写中国历史的教训的计划,惜乎未能如愿。杨师群先生秉持这一问题意识,对中国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多有独到之见。殷鉴不远,如在眉睫,只是常常被视而不见。

——学者、文化批评家王晓渔

作者简介:

杨师群

一九五一年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中外法律史、先秦史、宋史、中外新闻史、西方文化制度史、中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等。

出版专著有《中国历史的教训》、《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史》、《五百年冤狱》、《中华姓氏谱(孙姓卷)》、《中华姓氏谱(萧姓卷)》、《大宋王朝历史之谜》等;主编《三千年冤狱》、《中国历代名案集成(宋辽金元分册)》等;并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宋代文化史大辞典》、《宋代司法制度》、《中国法律思想史》等书主要撰稿人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中国历史的教训

杨师群

目录

自序

第一篇.远古时代

01.上古政法思维与社会基础

02.神话中的专制精神

03.刑法统治特色的渊源

04.中华第一冤与“禅让制”

05.残酷恐怖的殷商噬人文化

06.甲骨卜辞中的神权与王权

07.西周“以德配天”与礼制统治

08.中西方早期文明路径与政权特质

第二篇.上古时代

09.《尚书》拿什么“垂世立教”

10.《周易》解释宇宙的中国模式

11.《诗经》中的怀疑与反抗

12.《周礼》构划的理想社会蓝图

13.西周末年的思想闪光点

14.春秋时代的矛盾变数与无序多彩

15.春秋重民学派思想的闪烁与局限

16.孔子:礼乐等级文化的忠实奴仆

17.老子:反智主义的玄学祖师

18.《孙子兵法》与春秋冤仇

19.墨子:主张专制的底层工匠

20.管子:商贾与官吏的混血儿

21.商鞅:变法“强国”的历史罪人

22.杨朱:诸子中的个人主义另类

23.孟子:空中楼阁的辛勤建筑师

24.庄子:虚无主义的逍遥游客

25.纵横家:有奶便是娘的政客

26.荀子:礼法结合的道统奠基人

27.韩非子:专制理论的集大成者

28.邹衍:胜王败寇规则的化妆师

29.吕不韦:与王权博弈的政治赌徒

30.东周诸子与古希腊智者之比较

31.从《法经》到《云梦秦简》

第三篇.中古时代

32.嬴政:大一统专制之始皇帝

33.秦王朝的国有制经济体系

34.李斯:葬送秦王朝的政治投机者

35.首次农民起义与汉初黄老无为

36.官僚地主阶级的出现及其性质

37.董仲舒:禁锢国人思想的罪魁

38.刘彻:雄才大“劣”的汉武帝

39.司马迁:被强权阉割的人杰

40.东周秦汉商品经济的沧桑起落

41.《五经》崇拜与经学化思维

42.《礼记》的“大同”、“小康”空想

43.王莽:改革者还是野心家

44.曹操:传统政治强人的典型代表

45.诸葛亮:伪造的“完美”辅弼大臣

46.中国律学与西方法学的鸿沟

47.齐梁政权文化统治下的奇葩

48.李世民:难能可贵的明星皇帝

49.宋代城镇商品经济的畸形繁荣

50.王安石:以变法行掠夺的拗相公

51.朱熹:压抑人性的理学大家

52.朱元璋:堕入专制深渊的革命领袖

53.张居正:改革家抑或一流政客

54.小农经济是自耕农还是国家佃农

55.老百姓做了数千年的冤大头

56.李贽:传统政治文化的叛逆者

57.黄宗羲:反对专制的一面旗帜

58.顾炎武:学问渊博政治幼稚的学者

59.王夫之:“完发以终”的反清志士

60.唐甄:三十年磨一剑的战士

61.儒教、道教、佛教与基督教

62.康熙:历史关键时刻的“圣君”

63.君臣博弈的政治主干线索

6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

65.龚自珍:痛感社会腐朽黑暗的文人

第四篇.晚近时代

66.世界史上最荒唐的一场战争

6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第一人

68.代价惨痛的太平天国革命

69.曾国藩:旧道德楷模、新洋务鼻祖

70.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南辕北辙

71.张之洞:“中体西用”国策之代言人

72.摸石头过不了河的洋务运动

73.严复:跳跃于新锐与保守两极的怪才

74.中世纪教育与科举的悲剧色彩

75.慈禧:转型时代的天朝独裁者

76.井田制公社情结的历史演绎

77.康有为:最有争议的改良派领袖

78.虚伪骗局而煞有介事的清末新政

79.袁世凯:吞食共和成果的枭雄

80.学者知识人格与制度文化模式

81.保护私有财产是社会发展的核动力

82.辛亥革命功臣精英们的局限

文章试读:01 上古政法思维与社会基础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中华民族从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到有序的文明社会,在这一缓慢的社会质变过程中,人们是在怎样的社会基础之上进行着有关的政法思维?其中有着怎样的特点?当时社会基础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是经济体制;二是组织结构。两者对于人们初始的政法思维模式之影响是极大的,对于人们思考应该建立怎样的社会统治秩序,或者说,对人们有关政法思想基本内容的构成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