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十六法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国学> 为学十六法

为学十六法

8.5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07
页数: 222
定价: 28.00元
装帧:
丛书: 国学专题课
ISBN: 978710105662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分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文化资源宝藏,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人是否有效利用这个资源,实现继承后的创新。

吕思勉先生是近代不多见的贯通经、史、子、集的史学大家,同时,多年的从教经验也使他成为传授研究古代文化典籍心得的教育大师。本书就是吕先生在不同场合谈如何读经、读史、读子等读书、治学方面的文章汇编。

这些文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近代以来中、西学如何在碰撞中流传的,尤其是面对越来越细的专科化教育,近代大师们是如何对待具有综合性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这些对今天的后学更有足够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一生著述达一千多万字,涉及史学、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民族学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以及十多种教材和文史通俗读物。其著述规模恢宏,博赡丰实,素为学界所推重,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目录:

一 读书的方法

1.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2.精读或略读

3.治学的程序

4.先精读后略读,再两者并用

二 孤岛青年何以报国

1.潜心治学也是报国的一种方式

2.青年为学应深通、深入

3.先读科学书,后读古书

三 整理旧籍之方法

1.古今研究旧籍的不同

2.旧籍分四类

3.如何整理经

4.如何整理子

5.如何整理集

6.如何整理史

7.入手当从目录学始

四 论读经之法

1.经、子不同及先经后子

2.经学变迁

3.治经当从汉人之书入

4.治经当分清今古文家数

5.经学入门书目

6.经、传皆可信

7.治经三法

五 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学习历史的方法

1.少时得益于父母师友

2.我学习历史的经过

3.社会科学是史学的根基

4.职业青年的治学环境

六 怎样读中国历史

1.读史与今日之需

2.读中国历史的三大门槛

3.读史三法

七 乙部举要(附:史籍选文拟目)

1.史部的分类与重新估价

2.正史的重要性:全面和直接

3.正史的由来和前四史

4.正史的注释、补和重修

5.治乱兴亡和典章制度

6.关于别史

7.国史简单参考书目

八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1.初学之书不在多

2.读旧史入手处

3.治古史的前提

4.初读求速不求甚解

九 治古史之特殊方法

1.当以治经、子的方法治古史

2.治经、子的门径

3.以治经、子法读古史举例

4.治古史当知史籍的起源

5.疑古与证古

十 作史的方法

1.作史三步骤:搜辑、考订和编纂

2.作史的具体方法

十一 研究历史的方法(附:史学研究五法)

1.具有现代科学的常识是研究历史的首要条件

2.预知史学的观念是研究历史的次要条件

3.研究出社会的法则是史学的最大任务

4.史家与读史

十二 论读子之法

1.诸子的学术源流

2.读子书之方法

3.诸子学的重要性

4.诸子学与中国文学

十三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1.研究诸子当严别真伪

2.治诸子可分家而不可分人

十四 怎样学习国文

1.国文的复杂性

2.三种国文与基本国文

3.国文的发展流变

4.当前国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正的方法

5.基本的国文应为一般人学习的工具

6.过去选本的毛病及今日选本的准则

7.看、读、作是学好国文的基本功

十五 如何教授中学国文课

1.国文与文学不可混

2.国文、白话与中学国文教学

3.中学国文教学原则:求其解勿责其作

4.中学国文教学法:多读、多问、多引导

十六 论大学国文系散文教学之法

1.散文的源流

2.散文教学的方法

附录一:吕思勉为学自述

附录二: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

1.时代变革中的三位学者

2.学术流变中的三位学者

3.以真学者为师

编后记:金针度人,启迪后学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