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集(全二册)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国学> 二程集(全二册)

二程集(全二册)

9.1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译者: 王孝鱼 注解  |  王孝鱼 点校
出版年: 2004-2
页数: 1272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理學叢書
ISBN: 978710104060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程颢(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道学(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曾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小”,宣扬“气禀”说。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作者简介:

程颢(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道学(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曾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小”,宣扬“气禀”说。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目录:

河南程氏遗书

卷第一 二先生语一

端伯传师说

拾遗

卷第二上 二先生语二上

元丰已未与叔东见二先生语

卷第二下 二先生语二下

附东见录后

卷第三 二先生语三

谢显道记忆平日语

拾遗

卷第四 二先生语四

游定夫所录

卷第五 二先生语五

卷第六 二先生语六

卷第七 二先生语七

卷第八 二先生语八

卷第九 二先生语九

卷第十 二先生语十

卷第十一 明道先生语一

卷第十二 明道先生语二

卷第十三 明道先生语三

卷第十四 明道先生语四

卷第十五 明道先生语五

卷第十六 明道先生语六

……

河南程氏外书

河南程氏文集

周易程氏传

河南程氏经说

河南程氏粹言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