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经推例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国学> 比经推例

比经推例

8.9

作者: 马楠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副标题: 汉唐经学导论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14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木铎文库学术丛刊
ISBN: 9787510421730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比经推例》内容简介:经乃先秦王官之书,汉代经学则由政治学逐渐转变为经学文献学。治经方法也渐由师说家法、章句授受之“因承”,转而为比经推例、群经相明之“推证”。何休、杜预最为简洁地揭示了春秋学的“大义”:《春秋》非射覆之书,褒贬寓于经文之中,更藉由经文与经文的关系呈现。同样,由于训诂材料的缺乏,三礼注释也必须凭借经文上下前后、轻重隆杀的关系做出推论。汉晋经注文本本身也存在彼此发明、前后照应的关系。清人注疏或者纠正了他们的缺漏讹误,但完全秉承了他们的治经方法:比经推例。比经推例最大限度的通联了同类型、同时代的文献,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文本内在条理,几乎必然地成为了经学文献学的核心方法。这是否与经文自身的结构、书写方式有关?比经推例又存在着什么天然的漏洞,会怎样影响经学的阐释?

作者简介:

馬楠

1982年出生于北京市宣武區,00年至04年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08年獲得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專業爲古典文獻學。08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歷史文獻學,師從彭林先生,並參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簡的研究保護工作。曾在《中文學刊》、《清華大學學報》、《出土文獻》等刊物發表文章數篇。

马楠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jinan/

目录: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从春秋三传到舍传言经

第一章 何杜范兼采二传

第一节 孔疏主杜不主贾服

(一)贾服杂引公毂,自扰左氏

(二)杜注孔疏排公毂,兼排贾服

(三)杜预兼取公毂,不乱本传

第二节 兼取二家,弥缝本传

(一)何范兼取二传

(二)徐杨弥缝公毂

(三)孔钟采史言经

第二章 比经推例,守传言经

第一节 比经定例,据例说经

(一)公毂比经定例

(二)左氏发凡

(三)据例说经

第二节 就史言经,据经断史

(一)公毂不见国史,据经断史

(二)左传就史合经,以事传经

(三)事不可考,须以经例断之

第三章 舍传言经

第一节 何郑分袒

第二节 经传内证:属辞比事

(一)三传传例辨析

(二)后学为新例以传经

第三节 经史外证:引经证经

(一)五经相证

(二)史地相证

(三)义理相证

第二部分 从郑注三礼到礼是郑学

第一章 注疏通例

第一节 降杀以等,推次以当

(一)推差次以补经所未言、以明经所指、以为校勘训诂

(二)推差次之例不本于郑玄,毛传先郑许慎已用

(三)清人所推差次例

第二节 举轻明重,据非推是

(一)正向推论:举轻明重,举重包轻

(二)反向推论:据非推是,据有言无

第三节 上下相照,彼此互文

(一)上下相照例

(二)前后平列例

(三)彼此互文例

(四)具文省文例

(五)类比推论例

第二章 仪礼繁密:排比经记,发凡言例

第一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上):详略互明,相兼乃具

(一)经记相明

(二)同篇前后相明

(三)诸篇相兼乃具

第二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下)

(一)据同篇见隆杀

(二)据诸篇见尊卑

第三节 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一)传记注疏发经例

(二)经例不合,则出注以说

(三)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第三章 周礼广大:参合六官,通连五经

第一节 参合六官

(一)目凡主属例

(二)尊卑差次例

(三)平列互文例

(四)通连相明例

第二节 通连五经

(一)仪礼礼记

(二)五经传记

(三)子史谶纬汉官

附:礼记纷错:调和三礼折衷诸说

(一)以夏殷礼当之

(二)以畿内畿外当之

(三)以特例当之

第三部分 比经推例之经学意义

第一章 “比经推例”得失考

第一节 经文文本特征

(一)上下变文,前后相照

(二)经例贯通,就例求经

(三)五经相合,通连以证

第二节 经文易生岐解处

(一)经文简奥,所指难明

(二)所比之经、所据之例难明

(三)经文相异,不能强合

第三节 “比经推例”运用之失

(一)妄生义例,牵合失当

(二)用例失当,拘例说经

第二章 师说相承学尚通达

参考文献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