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的秘密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音乐> 流行音乐的秘密

流行音乐的秘密

7.4

作者: [新西兰] 罗伊·舒克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Culture
译者: 韦玮
出版年: 2013-4
页数: 350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05324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消失的罗伯特·约翰逊带着令人惊异的技艺回归

他是否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出色的演奏?

仙妮亚·唐恩从贫民窟灰姑娘一夜变为国际巨星

难道竟是因为传奇的“录音室之吻”?

科伦拜血腥枪击案的凶手皆是玛丽莲·曼森的粉丝

工业金属乐真的会诱发暴行犯罪?

流行音乐为何流行?

乐坛巨星 如何出现?

本书将告诉你流行音乐产业的门门道道

揭开它为万人所爱又遭重重争议的深层秘密……

全景展现文化大生产时代音乐的制作、发行、消费及其意义

--------------------------------------------------------

本书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制作、发行、消费及其意义进行了全面而通俗易懂的介绍,并讨论了围绕流行文化和流行音乐分析展开的问题和争论。作者介绍了音乐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外部的政治、社会环境,探讨了塑造音乐体验的关键因素,包括音乐制作、音乐人和明星、音乐文本、音乐媒体、观众、乐迷和亚文化,以及音乐的政治行动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

书中涉及十余流行音乐流派,重点介绍了近三十名典型音乐人及其代表作品,引用近两百首经典流行曲目。本书既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流行音乐文化研究读本,也是一本翔实全面的流行音乐发展百科全书。

--------------------------------------------------------

流行音乐是一种工业制造。这个显在的事实或者被粉丝们匍匐在地视而不见,或者被文化批判家高高在上一笔带过。现在,这个人细致而客观地剖开它,进入其制造业内部,展现其中的秘密。由此你发现,即便是摇滚英雄、文化全球事件,也并非那么纯粹崇高,当然,也并非只是一出提线木偶剧那么低劣。

简单说,流行音乐既是商品也是作品,既具有商业价值也具有艺术价值。一出流行大戏的面目,往往比前工业时代一个艺术现象的面目,来得更广阔而复杂,并充满了内部的矛盾。在产业震荡、全球流行音乐大变局的当下,《流行音乐的秘密》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都提供了广泛反思的可能性。

——李皖

作者简介:

罗伊·舒克尔(Roy Shuker),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媒体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的教学及研究领域为流行音乐和媒体政策,已出版了大量著作,横跨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媒体研究和流行音乐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

韦玮,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008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新媒体硕士学位,现从事编辑、翻译和音乐创作工作。

目录:

前言

致谢

引言 《这是怎么回事?》

第1章 《每个人都是赢家》:作为文化产业的音乐

第2章 《开大音量》:音乐与技术

第3章 《我只是个歌手》:音乐制作和成功的连续

第4章 《所以你想成为摇滚明星》:主创和明星

第5章 《听懂了吗?》:音乐文本

第6章 《对我来说仍然很摇滚》:流派、翻唱和经典

第7章 《逛逛买买》:零售、电台和榜单

第8章 《你吸引了目光》:电影、电视和MTV

第9章 《在〈滚石〉杂志的封面上》:音乐报刊

第10章 《我这一代》:观众、乐迷和收藏者

第11章 《我们这儿的声音》:亚文化、声音和场景

第12章 《我们就是世界》:国家音乐政策、全球化以及国家身份

第13章 《别太用力》:道德恐慌

第14章 《革命》:社会变革、良心摇滚和身份

结论 《把它包起来》:通俗音乐和文化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文章试读:现在,我将话题转向各种风格的音乐家,以及经常附加在他们身上的身价等级。通俗音乐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根本上是“业余的”或者“半专业的”活动,也可能成为一种职业选择。实际上,大多数靠演奏音乐生活的人都挣扎在贫困线上。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单单洛杉矶地区据说就有10000 个演出乐队,“都在整夜整夜地一比高下,竞争、策略调整、重新部署,发出永无休止的刺耳声音”(Kirschner,1998:25...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