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未了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物传记> 画未了

画未了

7.7

作者: 郑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林风眠传
出版年: 2016-2
页数: 351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111201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林风眠(1900-1991),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光景,林风眠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林风眠对中国绘画和西洋美术都有非常深刻和独特的理解,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深有影响。他的理论立足于振兴中国艺术;他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主张中西艺术取长补短相互沟通,构筑起富有时代性、民族性、个性的艺术,都为艺坛所称道。郑重老师在《画未了》的资料收集过程中,觉得林风眠的一生是在被误解中度过的,所以他写的传记采取客观谨慎的态度,着力于把事情说清楚,注意历史的真实,包括对林风眠持支持或反对的人和事都做真实的记录,而没有评判是非。

作者简介:

郑重,1961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文汇报》任记者,从事新闻及报告文学写作。已出版的有《时代风云录》、《飞向太空》、《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原子能在内耗》等报告文学集,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寻找中国金字塔》,反映近代收藏的《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及画家传记数种。

目录:

自序

开卷

第一章 梅县:最忆故乡又怕还乡

白宫镇老屋留下的寂寞

祖父的凿子和孙子的画笔

母亲:画家心中的一片云

学堂、良师、诗社和诗友

第二章 巴黎:“调和中西”思想的萌发

枫丹白露的熏染:崇尚自然

校长的告诫:不要变成学院派

吸取毕沙罗的经验:各个流派兼收并蓄

艺术之神与爱情之神同时降临

再现阿波罗精神的霍普斯会

《摸索》:早期的艺术宣言

第三章 北京:点燃艺术运动之火

种子成熟了,播种在哪里?

呐喊:且看今日之中国,还有一点比较过得去的地方吗?

林风眠的结论:传统的中国绘画应该告一段落了

齐白石和克罗多的任教:“调和中西”的初次尝试。

古都狮吼:震动北京的艺术大会

《人间》、《人类的痛苦》:血与火的融化

第四章 杭州:建设中国新艺术的摇篮

呜呼!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

社会的解剖刀:《人道》

到西湖办学去

教师队伍: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群体

艺术家: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

和潘天寿的争论:合并中国画和西洋画为一系

第五章 杭州:艺术运动之火的再起与熄灭

艺术运动社的诞生

徐悲鸿与徐志摩:一场论战的弦外之音

百幅图画:反映大众与现实

“一八艺社”的诞生与分裂

鲁迅与林风眠

艺术运动的寿终正寝

热烈和冷静:林风眠性格中的多重因素

第六章 从西湖到沅江:流亡大转移

贵溪到沅江的路上

洞庭风波:林主任的两次辞职

新校长到任:学校大裁员

第七章 重庆:从斗士到隐土——“风眠体”的诞生

仓库画师:新风格的诞生

拒绝文人画

黑院墙:重返艺术摇篮

又到西湖:黑衣女和红衣女的出现

第八章 上海:风风雨雨廿七年

再见了,西子湖:辞职离校

挂职美协的专业画家:卖画为生

异性知己:艺术与生活的温婉

戏曲艺术与立体主义。

重新认识中国传统

对政治风向像对光和色那样敏感:躲过“反右”劫难

立体主义手法能画工农兵吗

画记忆中想画的东西

山雨欲来:画笔束之高阁

看守所里写《自传》

以画铺路:申请出国探亲

第九章 香港:中国现代派绘画的结束

初到香港:信札中的林风眠

巴西探亲:叙廿二年的离情别意

席德进造访:又见四十年前老学生

与画外人语:真知灼见有多少

巴黎画展:重寻六十年前旧梦痕

义女到港:一切都在改变中

婉谢侨商资助:建纪念馆并不重要

壮心不已:在画上要再变一变

福寿双修:依风长眠香江

外一章 林风眠的绝笔:我想回家,要回杭州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