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镜鉴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绘画> 道德镜鉴

道德镜鉴

7.2

作者: [美] 孟久丽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译者: 何前
出版年: 2013-12
页数: 287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4786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钱穆认为,若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则在其偏重于道德精神之一端。无论中国第一部画论著作谢赫《画品》中谈到的“明劝戒,著升沉”,还是唐代最成熟的画史著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所提的“成教化,助人伦”,都将图像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艺术史中的这个重要领域并未得到广泛的梳理和讨论。

本书的前半部分(一至四章)考察了中国叙事画的早期状况,并回溯了其功能、传统以及形式风格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1世纪的演变。第二部分(五至八章)追溯文人审美兴起后,叙述性图画在精英视觉文化中持续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示了皇帝、官员、学士、普通人,如何通过对道德故事的不同描绘,来表达他们对政权合法性、公众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的关心。古代的楷模或反例,恰如一面镜子,揭示了潜藏于人事下的宇宙法则,而图像使得这些法则为世人所见。

作者简介:

孟久丽(Julia K. Murray)是美国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197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和考古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宋高宗与马和之毛诗图卷》。早年她曾先后在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和大都会艺术馆工作,后任教于威斯康星大学,现为威斯康星大学艺术史、东亚研究以及宗教研究荣休教授。

目录:

导 言 叙述性图画在中国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 重划中国叙事画的概念

第二章 早期叙述性图画和道德劝诫

第三章 汉代以后叙述性图画的新策略

第四章 叙述性图画在唐朝时期之样式的形成

第五章 转折点和多种价值观的争鸣

第六章 晚期宫廷内的叙述性图画

第七章 晚期宫廷外的叙述性图画

第八章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译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