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诗剧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戏剧> 论史诗剧

论史诗剧

7.1

作者: [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陈奇佳
出版年: 2015-7-15
页数: 208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布莱希特作品系列
ISBN: 978730318398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布莱希特的剧论和文论在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已有一套7卷本《布莱希特剧论全集》,并收入30卷本的《布莱希特全集》中,在西方文论界影响很大,是研究文艺理论的常备案头书,然而,在中国却仅有一本选本《布莱希特论戏剧》。本套布莱希特作品系列即以30卷本《布莱希特全集》中的剧论和文论部分为原本,每段时期选取其最知名的文章作为书名,邀请布莱希特研究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张黎和丁扬忠担任主编,邀请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老师担任译者,并邀请本领域专家为每本书撰写序言或选取其关于本书最经典的研究论文代序,为中国读者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布莱希特。

国内学界对布莱希特的译介,几乎都集中在其戏剧作品方面,实则,布莱希特在成为戏剧家之前,是一位知名的剧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他的“陌生化效果”和“史诗剧理论”,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与戏剧、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戏剧完美结合的戏剧方法,影响西方戏剧理论界、民国以降的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界以至今日,本书正是收录国内未有译介的布莱希特论史诗剧作品,让读者了解到他的非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系是如何建立而成的。

作者简介: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戏剧家、文论家、诗人,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受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投身工人运动。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在苏黎世的旅馆,见到了本雅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开始接触、思考中国古典文化、中国戏曲思想。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金。1956年8月14日逝世于柏林。

目录:

序:“Episches Theater”的汉译名问题(陈奇佳)

与布莱希特的对话

我们不该废除美学吗?

史诗剧及其难点

一则关于表演的对话

关于形式和主题

现代戏剧是史诗剧

电影、小说和史诗剧

作为交流工具的收音机

判断表演的标准问题

史诗剧的间接影响

给我的朋友马克斯 格雷里克的个人小忠告

“买黄铜”:编者按

史诗剧的舞台设计

来自斯坦尼拉夫斯基戏剧的几点借鉴

对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第一幕的研究

文化政策与艺术学院

经典性带来的威慑

和布莱希特的对话(本雅明)

布莱希特剧论年表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