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艺术史>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7.7

作者: 潘公凯 主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0-9
页数: 624
定价: 12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166017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潘公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7年生于杭州。家学渊源,父亲为中国画大家潘天寿。“文革”期间在贫困的浙南山区工作生活。1979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担任素描与中国画论教职;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辞去系主任职务赴美国伯克利大 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考察美国当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1996年由文化部任命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由教育部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15年的校长生涯中,使这两所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

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两端深入”的学

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水墨作品深沉雄阔,曾在纽约、旧金山、东京、巴黎、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授予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论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近几年主持“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

作者简介:

潘公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7年生于杭州。家学渊源,父亲为中国画大家潘天寿。“文革”期间在贫困的浙南山区工作生活。1979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担任素描与中国画论教职;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辞去系主任职务赴美国伯克利大 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考察美国当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1996年由文化部任命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由教育部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15年的校长生涯中,使这两所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

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两端深入”的学

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水墨作品深沉雄阔,曾在纽约、旧金山、东京、巴黎、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授予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论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近几年主持“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

目录:

代序

绪论(1840—1999)

第一篇(1840—1919)

第一章 中国近代美术的生存环境

第二章 “西画东渐”与近代都市通俗美术的兴起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第二篇(1919—1949)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

第二章 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自觉选择

第三章 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植入与生成

第四章 “西画东渐”中的自觉性移植

第五章 “大众主义”美术——文化精英的双重拯救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三篇(1949—1976)

第一章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二章 传统主线的断裂和中国画改造

第三章 “油画民族化”与俄苏美术的引进

第四章 美术大众化的全面展开

第五章 “文革美术”——“大众主义”美术的极端化表现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四篇(1976—199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第二章 “85新潮”与活跃的多元局面

第三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世纪末沉潜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试读:...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