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梵问学集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佛教> 华梵问学集

华梵问学集

0.0

作者: 王邦维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研究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399
定价: 7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ISBN: 978731104670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华梵问学集·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研究》是作者研究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的论文集,包括略论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和大小乘问题,释迦牟尼时代以后的提婆达多派,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论安世高及其所传学说的性质,禅宗所传祖师世系与印度佛教的付法藏传统,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扶南沙门曼陀罗事迹勾沉,题敦煌本《南海寄归内法传》,法显与佛教律在汉地的传承,论阿富汗新发现的佉卢文佛教经卷,关于法显从斯里兰卡带回的几种佛经,佛教神话中的“字书”,玄奘的梵音“四十七言”和义净的“四十九字”,从安然的著作看中国唐代的悉昙之学,锦绮之花:关于古代佛经的翻译,“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都广之野”、“建木”与“日中无影”,佛教的“中心观”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优越感,佛教观念中的“众生”与“民族”,还有关于《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王玄策事迹钩沉》等著作的书评。

目录:

1 略论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和大小乘问题

1.1 疑问的提出

1.2 什么是部派

1.3 什么是大乘

1.4 部派与大乘

1.5 结束语

2 论义净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

2.1 寺院内部的组织

2.2 寺院的经济活动

2.3 寺院的宗教生活

2.4 寺院的教育

3 论释迦牟尼时代以后的提婆达多派

4 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

5 论安世高及其所传学说的性质

5.1 “菩萨”和“开士”

5.2 所谓“安世高学派”

5.3 大乘经还是小乘经

5.4 结语

6 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

6.1 究竟什么人算是譬喻师

6.2 所谓譬喻师从哪儿来

6.3 譬喻师在说一切有部之内还是之外

6.4 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

7 禅宗所传祖师世系与印度的付法藏传统

7.1 敦煌本《坛经》中的印度祖师世系

7.2 《坛经》与印度佛教的付法藏传说

7.3 其他的印度佛教祖师传法世系传说

7.4 僧祐记载的说一切有部祖师世系

7.5 上座部所传的两种祖师世系

7.6 佛教的部派与付法藏传说的形成

7.7 说一切有部与禅宗所传祖师世系

8 《大乘二十二问》之最末一问——昙旷对佛教部派问题的认识

9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1O 扶南沙门曼陀罗事迹钩沉

11 题敦煌本《南海寄归内法传》

12 略论大乘《大般涅槃经》的传译

13 “杂藏”考

14 跋梵文贝叶经说出世部比丘律

15 论阿富汗新发现的怯卢文佛教经卷

16 关于法显从斯里兰卡带回的几种佛经

17 法显与佛教律在汉地的传承

18 佛传神话中的“字书”

19 玄奘的梵音“四十七言”和义净的“四十九字”

20 北凉昙无谶依龟兹国文字说十四音事辩证

21 鸠摩罗什《通韵》考疑暨敦煌写卷s.1344号相关问题

22 从安然的著作看中国唐代的悉昙之学

23 “锦绮之花”:佛经的语言、文本与翻译

24 郑樵《通志·七音略》中的“胡僧”及其他

25 “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26 “都广之野”“建木”与“日中无影”

27 佛教的“中心观”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优越感

28 佛教观念中的“众生”与“民族”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