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讲义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佛教> 中国思想史讲义

中国思想史讲义

8.9

作者: 钱新祖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420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文明研究丛书
ISBN: 9787547309148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著名思想家钱新祖代表作首次在大陆出版

深受海内外名家高度推崇,风行海外汉学界

对中国思想文化进行崭新阐释

《中国思想史讲义》依著名学者钱新祖生前在芝加哥、台湾、香港等地知名大学长期讲授《中国思想史》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首次在内地出版。本书以一种自觉的跨文化比较分析方法,从中西思想文化的广阔视野来讨论中国儒、道、释思想,察究各家思想、学说兴起、流传、演变,直叩其核心问题,折中损益,新见迭出。对中华文化的特质尤有极深刻精准的体认,足以推倒西方哲学长期以来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偏见浅识。

这部不可多得的大作,体大虑周、思密精深,深受学界推崇,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尤其值得参考。

我希望这门课不完全是我一个人在独白,至少有一部分是以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的。我认为知识的传播跟说教、传道不同,教学可以、也应该是“对话式的(dialogical)。

——钱新祖

思想史可以写得引人入胜,这部《中国思想史讲义》是一个极佳例子。这是一本既有学术分量,又能满足一般知识人需求的著作。……没有思想的作者不可能写出好的思想史;有思想的作者才能写出好的思想史。钱新祖先生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作者。

——梅广

学(习)者不在于知道了各家各派多少思想,而在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进一步地作哲学思考,我相信这才是这本《中国思想史讲义》最大的贡献!

——张亨

钱(新祖)先生虽然是治明清思想史的,却受过严格的西洋学院训练,对于中西思想流派可说了如指掌,写文章的时候引用的也很杂,有些人因此觉得他是以理论见长的学者。然而我从他身上所学到,至今受用不尽的一项防身利器却是:“对于任何理论不妨都给予相当程度的怀疑!”

——傅月庵

作者简介:

钱新祖(1940—1996) 出生于江苏南通,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台湾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协助创设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钱氏学问渊博,于中西哲学及历史文化均有深入探索,尤精于中国思想史研究,1980年代钱氏率先将当代西方新思潮批判性地引入专业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在世界中文人文学术圈影响甚巨,拥有极高声誉。

目录:

编者前言

张亨先生序

梅广先生序

第一讲  人文主义在天(神)人关系中的问题性:韦伯、黑格尔式论中国历史文化之解体性批判(上)

第二讲  人文主义在天(神)人关系中的问题性:韦伯、黑格尔式论中国历史文化之解体性批判(中)

第三讲  人文主义在天(神)人关系中的问题性:韦伯、黑格尔式论中国历史文化之解体性批判(下)

第四讲 《 论语》中的“仁”及对话文学

第五讲  孟、荀论心、情、性(上)

第六讲  孟、荀论心、情、性(下)

第七讲  墨子:”兼爱”说所比喻呈现的客观化思想模式

第八讲  老子:道与”无为”

第九讲  庄子:“齐物”与“两行”

第十讲  老庄的“道”及其语言观

第十一讲 《 大学》与《中庸》:“修身”与“本性”

第十二讲 《 易经》中的“生生”观念与共鸣式思想

第十三讲  印度的佛学(上)

第十四讲  印度的佛学(下)

第十五讲  佛学的来华与华化(I)

第十六讲  佛学的来华与华化(II)

第十七讲  佛学的来华与华化(III)

第十八讲  佛学的来华与华化(IV)

第十九讲  佛学的来华与华化(V)

第二十讲  周敦颐与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上)

第二十一讲  周敦颐与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下)

附录

壹、中文上课大纲(syllabus)暨期末考题

贰、英文上课大纲

参、台北,香港,芝加哥——钱新祖先生行述

肆、钱新祖(Edward T. Ch’ien)生平简历

文章试读:钱新祖先生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他的学生们整理他的遗著出版,要我写几句话。我跟钱先生见面次数不多,也没做过学问上的深谈。现在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要我用心读他的《中国思想史讲义》。我也在台大中文系承乏过这一课程,现在读到钱先生的讲义,回想我的讲课,真是汗颜,我太注意文献的诠释,没能像钱先生这样深入地讨论。 我最佩服钱先生的是他的热诚。只要读过这本讲义,就可以发现他对教学的热诚。据说他是照讲义来逐句...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