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河西浴血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军事>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路军·河西浴血

7.3

作者: 冯亚光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出版年: 2009-5
页数: 387
定价: 42.00元
ISBN: 978722408878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西路军西征的起因是什么?失败的历史原因有何复杂性?应当怎样评价它的历史作用?这些问题随着本书揭开这些尘封往事逐渐清晰起来。本书通过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通过有根有据的原始资料,展现了西路军由虎豹口渡河到祁连山失败的全过程。这是《西路军》三部曲的第一部。

目录:

第一章 西渡黄河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战略决策 “你当过木匠,指导造船有办法!” “渡河刻不容缓” 亲身经历者谈渡河准备 夜渡虎豹口 红三十一军折而东返 红五军抵西岸三角城第二章 “二马”堵截 冷?裹着狐皮大氅 “死了时托一个梦来” “青海的青蛙” 凉州“马”的喘息之计 骑五师少将参谋长饮弹毙命 青海援军第三章 兵殇古浪 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电令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 西路军与“二马”兵力对比1:6 “四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指挥员” “战将” 古浪的生死搏斗 当地群众谈红军由干柴洼到古浪 马家军由干柴洼到古浪第四章 军过武威 “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 起火?有人和红军联络 武威城下之盟 兵分五路,竭力“进剿”第五章 永昌建政 这里能建立根据地吗? 苏维埃 青年队儿童团 皮活、毡鞋、磨面第六章 鏖战永凉 战幕在永凉一线伸展 她用殷红的血播种 长城脚下抛忠骨 《剿匪概述》中记载分割包围红军情况 山丹的苏维埃政权第七章 西安事变 蒋介石给徐向前的信与给马步芳的电报 西路军与西安事变 “二马”与西安事变第八章 喋血临高 再三电令建立临高根据地 临高一带的苏维埃政权 严峻的历史从高台城头走过 为时已晚的杯水车薪 临泽飞过一串流火 红军女战士的叙述第九章 东进?西进? 东进受阻,折而西返 “一片土地一片血,一个战士一团火” 打进被打出,再进去又被打出 东进?西进?艰难游弋的困窘之师 不添油的灯第十章 兵败祁连 南柳沟突围 梨园口阻击 血红的夕照 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弯向一片松树林中 石窝会议 妇女团红军老战士的回忆第十一章 徐陈东返 你们能把信送到,不容易呀! 湖北老乡 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第十二章 右翼支队 太阳有落就有升 趴在羊群里,爬着跟羊走! 来,拿着这个家伙! 孙玉清被俘与被害第十三章 游击支队 组织关系已经用电报发给党中央 大队缩小队,小队化小组,小组也可分成个人 子弹,一杆枪三发 掉队人员组成游击队 干部支队 我们不叫共产军叫红军第十四章 左翼支队 死了算我革命成功 祁连山的电波 错打安西 奔向星星峡 安西收容第十五章 赢之“二马” 连日欢庆热闹一番 蒋介石“慰问” “每村均有阵亡之人,每家均有负伤之兵” 同槽相争第十六章 历史回顾 徐向前:西路军为什么终于惨遭失败呢? 李先念:西路军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进行作战的

文章试读: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战略决策 甘肃省会宁县。山冈起伏,大野悄悄,絮絮秋风中弥漫着凄楚苍凉。这里的山被千百年无数次风雨袭击、剥蚀得只剩下赭色岩石或黄土山脊,巍峨耸峙,傲骨擎天。由于水土流失,河流切割,到处是土梁和沟壑。树是偶尔能瞥进眼的几株,草是灰蓬蓬的数丛。流水带走了沃土,只把贫穷和饥饿留下。豪强劣绅压榨盘剥,更胜于凄风苦雨,刮走了一层层的民脂民膏。现在虽是秋天,但收获季节的风也似乎吹不散笼罩在四...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