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与持存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西方哲学> 流变与持存

流变与持存

0.0

作者: 曹青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出版年: 2014-12-10
页数: 316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古典学研究
ISBN: 9787301247310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核心也是最艰深的部分,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料、形式、实体等核心哲学观念,并对其做出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发展出亚氏的本体论等学说。由于其所特有的理论源发性,该部分始终是国际亚氏哲学研究界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质料”概念与他关于变化的理论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质料是在变化的语境中得到定义的。围绕着“质料在实体生灭中是否持存”,国际学界形成了两派意见,双方均有一流哲学家参与讨论,都举出了自己的文本依据。本书以B.Jones 和W.Charlton 已有的工作为基础,论证了“质料在实体 生灭中不持存”。作者一方面爬梳了许多古希腊文献,另一方面研读了大量现代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包括与本书意见向左的学术论著,全面而细致地从逻辑、文献依据等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论证。本书成稿后,作者给学界同仁分发阅读,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故经本书编委会推荐认可,纳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方古典学研究”。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和元伦理学。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西方古典学研究”总序1

序1

凡例1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背景与此书的计划

第二节亚里士多德论质料与变化的联系

第三节问题的提出——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持存吗?

第二章《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解释 ——变化的第一模型

第一节对“持存”的意义的澄清

第二节变化的三本原

第三节《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类比论证

第四节变化的第一模型的两个问题

第三章质料的持存与变化的连续性

第一节“无中生有”与质料的持存

第二节“变化是连续的”与质料的持存

第四章“质料”概念的初步澄清

第一节基体(u(pokei/menon)与质料

第二节“先在质料”与“共时质料”的区分

第三节“从之而来者”与“质料”概念

第五章质料与潜在存在者

第一节质料的形而上学地位和存在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du/namij的两种意义:力与潜在性

第三节力、可能性与潜在性

第四节潜在者在存在上的双重性

第五节潜在者对目的的指向

第六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一个论证

第六章潜在性与现实性之关系

第一节《形而上学》Θ6的类比与现实性和潜在性

第二节第一潜在性和第二潜在性的区分

第三节现实性对潜在性的三种优先性

第四节“质料”概念的再次澄清

第五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第七章亚里士多德对变化的定义 ——变化的第二模型

第一节《物理学》第三卷第一章、第二章的变化定义

第二节不完备的变化与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四个论证

第三节对变化的第二模型和第一模型之关系的一些思考

第八章形式与实体生灭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一节实体生灭过程中必然有什么东西持存吗?

第二节不被生成的形式与实体生成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三节形式、第一本原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第四节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关系与功能性质料和构成性质料的区分 ——论惠廷对形质关系的调和解释

名词索引

亚里士多德原文引用索引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