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与尼采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西方哲学> 叔本华与尼采

叔本华与尼采

7.5

作者: [德] 格奥尔格·西美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景
译者: 朱雁冰
出版年: 2009-07
页数: 189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16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20808514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叔本华与尼采》一书是西美尔一九○二/○三年间在柏林维多利亚女子中学所作的一系列报告的讲稿。这些讲稿不像一般专题报告,只是平铺直叙地评介某人及其学说。西美尔在本书前言中说,“纯然逻辑上的诠释,对于叔本华是不必要的,而对于尼采则是不可能的”;这里“并非单纯解释思想家的哲学”,而“必须是一种关于思想家的哲学”。 作者论述的基本出发点是,叔本华和尼采的学说的极少数主导性论题和最深层的中心同时也是其客观上最有价值和本质上恒久不变的东西。由于作者的解说完全针对思考联系的这个终极内核,这种实证性的东西就在学说内核本身,即其主观的中心与其客观意义的中心相互重合的所在;这在每一个原创性哲人思想里都必定如此,因为,正如歌德在谈到叔本华时所说,他是“从他的内心,可以说从人类的内心”回答探求“具体性”的问题的。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新康德学派哲学家,主要以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著作闻名。在学术研究中,他开创了许多不同的理论风格,把不同学科、不同方法论的视野融为一体,并借助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神学的各种分析模式,研究了诸如宗教、货币经济、道德起源、群体自我保存等重要的文化现象。在西方,西美尔赢得了哲学、社会学和美学等领域的崇高声誉。卢卡奇把他称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过渡哲学家”,韦伯和哈贝马斯也曾对西美尔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多年来,西美尔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不仅在西方有一批西美尔的固定研究者,而且在亚洲也有庞大的西美尔研究队伍。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