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二战> 白桦林

白桦林

7.5

作者: [捷克]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原作名: Bílé břízy
译者: 杜常婧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250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0696070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哥(Arnošt Lustig,1926-),犹太裔捷克作家,出生于布拉格。他的非比寻常的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细致敏感的写作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五岁的卢斯蒂哥由于具有犹太血统,1942年被送往今天位于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戴莱津集中营(Theresienstadt concentration camp),后又被辗转送往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 concentration camp)[①]。 1945年,卢斯蒂哥奇迹般地从一辆驶往达豪集中营(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的列车上逃脱,当时列车的发动机被一架美军的战斗轰炸机炸毁,使他得以逃离了纳粹的魔爪。卢斯蒂哥藏身于布拉格,并在1945年5月参与了反对纳粹的起义。他的全家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作品从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大都以犹太人和二战为题材。

战争结束后,卢斯蒂哥边学习新闻,边做记者。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卢斯蒂哥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往以色列。20世纪50年代他任捷克《新世界》(Mladý Svět)杂志文化专栏的主编和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编剧,根据他的电影剧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如《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Modlitba pro Kateřinu Horovitzovou,1964)、《天国护照》(Transport z ráje,1962)、《夜之钻》(Démanty noci,1958)和《蒂达·萨克索娃》(Dita Saxová,1962)等,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1968年“布拉格之春”以后,卢斯蒂哥离开祖国,经意大利、以色列和南斯拉夫到达美国,在当地的几所大学授课。1989年东欧解体后,卢斯蒂哥主要往来于布拉格和华盛顿两地,直到2003年他从美洲大学退休,从此常驻布拉格。捷克总统哈维尔当政期间,给予卢斯蒂哥位于布拉格城堡的一套房间,供其使用。 2006年卢斯蒂哥八十岁寿辰之际,因其对捷克文化所作的贡献受到表彰。2008年,卢斯蒂哥被授予2008年度“弗朗兹·卡夫卡文学奖”(Cena Franze Kafky)[②]。卢斯蒂哥现在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合作教授创作写作课程。

卢斯蒂哥出版有二十余本著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夜与希望》(Noc a naděje,1957)、中篇小说《蒂达·萨克索娃》、《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长篇小说《黑暗没有影子》(Tma nemá stín,1991)、《美丽的绿色眼眸》(Krásné zelené oči,2000)等。

作者简介: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哥(Arnošt Lustig,1926-),犹太裔捷克作家,出生于布拉格。他的非比寻常的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细致敏感的写作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五岁的卢斯蒂哥由于具有犹太血统,1942年被送往今天位于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戴莱津集中营(Theresienstadt concentration camp),后又被辗转送往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 concentration camp)[①]。 1945年,卢斯蒂哥奇迹般地从一辆驶往达豪集中营(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的列车上逃脱,当时列车的发动机被一架美军的战斗轰炸机炸毁,使他得以逃离了纳粹的魔爪。卢斯蒂哥藏身于布拉格,并在1945年5月参与了反对纳粹的起义。他的全家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作品从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大都以犹太人和二战为题材。

战争结束后,卢斯蒂哥边学习新闻,边做记者。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卢斯蒂哥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往以色列。20世纪50年代他任捷克《新世界》(Mladý Svět)杂志文化专栏的主编和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编剧,根据他的电影剧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如《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Modlitba pro Kateřinu Horovitzovou,1964)、《天国护照》(Transport z ráje,1962)、《夜之钻》(Démanty noci,1958)和《蒂达·萨克索娃》(Dita Saxová,1962)等,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1968年“布拉格之春”以后,卢斯蒂哥离开祖国,经意大利、以色列和南斯拉夫到达美国,在当地的几所大学授课。1989年东欧解体后,卢斯蒂哥主要往来于布拉格和华盛顿两地,直到2003年他从美洲大学退休,从此常驻布拉格。捷克总统哈维尔当政期间,给予卢斯蒂哥位于布拉格城堡的一套房间,供其使用。 2006年卢斯蒂哥八十岁寿辰之际,因其对捷克文化所作的贡献受到表彰。2008年,卢斯蒂哥被授予2008年度“弗朗兹·卡夫卡文学奖”(Cena Franze Kafky)[②]。卢斯蒂哥现在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合作教授创作写作课程。

卢斯蒂哥出版有二十余本著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夜与希望》(Noc a naděje,1957)、中篇小说《蒂达·萨克索娃》、《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长篇小说《黑暗没有影子》(Tma nemá stín,1991)、《美丽的绿色眼眸》(Krásné zelené oči,2000)等。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