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主义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自由主义> 守法主义

守法主义

8.5

作者: 朱迪丝·N·施克莱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galism: Law, Morals, and Political Trials
副标题: 法、道德和政治审判
译者: 彭亚楠
出版年: 2006
页数: 224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美国法律文库
ISBN: 978756202882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守法主义》(Legalism)一书初版于1964年,再版于1986年。在本书中,施克莱提出法律职业者(包括法官、律师、法律学者)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即守法主义,并系统阐述了守法主义的概念、特征、价值和弱点。

本书的上篇,评析了法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领域在传统上是实证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进行激烈对抗的战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本书写作前夕,两大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H. L. A. Hart)和富勒(Lon L. Fuller)还就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1] 而施克莱则指出,两派实际上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都是守法主义的表现。她揭示了两大法学派各自的意识形态根源和局限性,主张不能割裂法与道德的关系,而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

本书的下篇,对法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各种传统法律思想,无论是实证法学还是自然法学,都一致认为法应当脱离于政治,并且认为法优越于政治。施克莱对此进行了批判。围绕着政治审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施克莱展示了守法主义立场的偏狭,指出这些审判无法基于守法主义获得正当性,而只能从自由主义政治的角度加以论证才站得住脚。因此,法“不是凌驾于政治世界之上,而是恰在其中”。

作者简介:

朱迪丝·N·施克莱(Judith N. Shklar),1928年-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目录:

译者前言

原作者1986年再版序言

导论:法与意识形态

上篇:法与道德

1. 定义和意识形态定义和意识形态

2. 区别点:罪孽、不道德和犯罪区别点:罪孽、不道德和犯罪

3. 自然法和法律意识形态自然法和法律意识形态

4. 求同的意识形态下篇:法与政治求同的意识形态

下篇:法与政治

1. 导言导言

2. 公正:守法主义的政策公正:守法主义的政策

3. 法与国际政治法与国际政治

4. 政治审判:何种政治?政治审判:何种政治?

5. 政治判决的精神政治判决的精神

6. 受审的战争受审的战争

7. 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识形态:东京

8. 公正和遥远过去

9. 审判遥远未来

10. 国内政治审判

11. 结语

结论

注释

姓名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